一座贛北小城“羽”眾不同的追“球”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07 10:10:3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一座贛北小城“羽”眾不同的追“球”路

字體:

  “一座城市每年舉辦百場羽毛球賽事,其中3場國際級、20場國家級賽事”“6年走出江西首個全國羽超聯賽冠軍隊”“一所小學1/3老師可當羽毛球賽裁判”……這是贛北小城江西瑞昌市與羽毛球運動的“雙向奔赴”。

  不久前,瑞昌誕生江西首支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冠軍,這座致力於打造“活力新城、羽球之都”的城市,憑藉一隻輕盈的羽毛球,走出“羽”眾不同的全民揮拍、以賽營城之路。

  小縣追“球”

  3:1,逆襲奪冠。這是2024-2025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總決賽賽場,瑞昌羽毛球學院隊奪冠的一幕。江西第一個全國羽超聯賽冠軍誕生。

  從2017年啟動實施羽毛球“一縣一品”發展戰略,到2020年、2023年兩次奪得全國羽超聯賽亞軍,再到今年奪冠,短短幾年是江西瑞昌這座贛北小城追逐“羽球之都”的奔跑歲月。

  “幾年前剛到瑞昌,這裡見不到幾片羽毛球場地,如今這裡的場館已能每年承辦多場國際賽事了。”2018年來到瑞昌的羽毛球國家青年隊原總教練孫成華,參與並見證了瑞昌的追“球”之路。

  一邊大力投資建設佔地26畝的瑞昌國際羽毛球學院等比賽、訓練場地,並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方式由專業團隊運營;一邊全力引進孫成華等頂尖人才,硬體與軟體實力的提升,讓瑞昌羽毛球實力快速提升。目前,瑞昌市有2家職業羽毛球俱樂部、20家業餘羽毛球俱樂部;全市建有260余片羽毛球場地;可承載3000人的大型羽毛球賽事。

  “羽”民共享

  每天早晨,瑞昌市第七小學的學生們做著老師自創的羽毛球操,開啟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所羽毛球特色小學,每班每週都有一次羽毛球課,並建立起羽毛球興趣班、基礎班、校隊二隊、校隊一隊四個梯度的“羽毛球後備軍”。“我們與孫成華教練主導的俱樂部合作,以專業教練+專職教師帶動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與技能。”瑞昌市第七小學校長王克實介紹,學校已成為全國羽毛球後備人才基地。

  “我們的老師也是裁判。”在學校操場邊,一塊裁判資格展板引人注目。“全校1/3的老師取得國家羽毛球裁判資格證,其中有1名國家級裁判,15名一級裁判。”王克實説,每學期的師生羽毛球聯賽,帶動老師、學生、家庭共同化身羽球健將。

  在瑞昌,每個中小學校都有羽毛球校隊,80%的中小學生接受過羽毛球課程訓練。隨着羽毛球文化逐步融入教學,拼搏、爭先、堅韌等精神激勵學生有夢想、有追求。

  春意濃,運動忙。在街頭巷尾、景區商圈,總能捕捉到市民揮拍激戰的身姿。“全市全力推動體育運動進景區、進社區、進商圈,趁着好春光,一批體育活動緊鑼密鼓地在全市開展起來。”瑞昌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錫金介紹。

  中小學羽毛球聯賽、社區羽毛球賽、鄉村聯賽……遍地開花的群眾賽事,融洽了鄰里關係、熱鬧了文化交流、健康了群眾身心。

  “以賽營城”

  連續三年承辦中國(瑞昌)國際羽毛球大師賽,承辦“尤尼克斯杯”羽毛球精英邀請賽、全國羽毛球錦標賽、全國青少年羽毛球總決賽……3場國際級、20場國家級、50余場省級賽事,在過去一年裏先後登場瑞昌。

  今年初,2025年瑞昌·李永波公開賽舉行。“瑞昌的賽事組織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比賽之餘,我還游覽了幾個景點、品嘗了特色美食,下次我一定帶着家人再次來這裡感受瑞昌獨特魅力。”來自湖北的選手王強,在比賽結束後興奮地説。

  把賽事流量變身經濟增量,瑞昌以賽事為牽引,謀項目、融文旅,延長産業鏈、促消費升級。

  羽毛球賽事的東風,吹來了眾多投資者。據介紹,近年來,榮譽集團斥資4.5億元打造6萬平方米的高級酒店,奧園集團投資24億元建設大型城市綜合體,一批景區文旅項目先後落戶,帶動商業、旅游業繁榮。

  “當前,羽毛球産業體系仍是瑞昌的短板,我們正制定&&《瑞昌市羽毛球‘一縣一品’建設三年行動(2025—2027年)實施方案》,擬加快培育羽毛球製造業,並繼續激活體育賽事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潛力。”郭錫金説。(記者孫廣見)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