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騰衝
就不能只拍和順古鎮的小橋流水
2022年5月27日,游客在和順古鎮內游覽。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要拍九十九座火山
看廣袤大地上群峰微突
翠掩間峰頂內陷
2023年12月22日在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拍攝的火山群。新華社發(趙輝 攝)
要拍熱海大滾鍋
96.6℃的碧泉晝夜翻滾
“地熱廚房”蒸煮出滾燙的鄉愁
2015年7月21日,游客在雲南騰衝熱海景區參觀“大滾鍋”。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2015年7月21日,兩名工作人員在騰衝熱海景區將用地熱蒸熟的花生、土豆等食品向游客出售。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要拍地熱溫泉氤氳的仙境
蒸騰的熱氣裏飄着康旅時光
2024年1月7日,在雲南騰衝市清水鎮,游客在露天溫泉中洗浴。新華社發(龔祖金 攝)
要拍騰衝鍋子熱氣蒸騰
陶土鍋中酥肉與青菜共舞
湯汁沸騰處皆是人間煙火
2025年4月25日拍攝的雲南騰衝特色美食土鍋子“火山熱海”。新華社記者 劉蓮芬 攝
要拍和順古鎮
火山石鋪就的街巷泛着銀色光澤
洗衣亭石階邊攪起的波紋
2022年5月27日拍攝的和順古鎮一景。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2008年11月26日,兩位村民正在洗衣亭洗菜。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要拍百年圖書館
陽光斜照泛黃的古籍
油墨浸染的紙頁沙沙作響
2022年5月27日,游客進入和順圖書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這是2022年5月27日拍攝的和順圖書館外景。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要拍北海濕地
浮毯草甸中流行的竹筏
休眠的火山化作生態的詩行
2021年9月27日,游客乘船游覽騰衝北海濕地。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這是2022年4月1日拍攝的騰衝北海濕地一景。新華社記者 曹夢瑤 攝
要拍銀杏樹
三千古樹披上金甲
瓦頂上的銀杏葉簌簌滑落
石板路被鋪成金色的絨毯
這是2017年11月19日拍攝的騰衝市銀杏村景色。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這是2014年11月23日拍攝的雲南省騰衝銀杏村一棟銀杏樹掩映的瓦房。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2015年11月25日,兩名游客走在銀杏村街道上。新華社記者 呂帥 攝
要拍抗戰烽煙淬煉的邊城筋骨
國殤墓園中沉默的豐碑
2025年4月3日,一名老師在雲南省騰衝市國殤墓園的抗戰英烈碑前敬獻鮮花。新華社發(龔祖金 攝)
火山是凝固的熾烈
熱泉是流動的滾燙
這座徐霞客筆下的“極邊第一城”
用岩漿與熱泉調和的墨
書寫下亙古亙今的大地脈動
2025年4月17日,在雲南省騰衝市團田鄉大坪山茶園,茶農在採摘雨前茶。新華社發(龔祖金 攝)
2025年4月19日,游客在和順古鎮游玩。新華社發(彭奕凱 攝)
2024年10月27日,在雲南省騰衝市荷花鎮汪李村,農民在收穫晚稻。新華社發(龔祖金 攝)
這是2021年9月27日拍攝的騰衝北海濕地。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2020年5月15日,雲南省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在廣場上休息。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策劃:劉金海
製作:高咏薇
設計:胡秋思
編輯:方欣、張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