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4月29日電 題:騰衝:一座天然“火山地質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趙彩琳
騰衝,一個連名字都滾燙的城市,一座天然的“火山地質博物館”。
地處滇西的騰衝,與緬甸山水相連,99座火山雄峙蒼穹,88處溫泉噴珠濺玉,獨特的地質奇觀與人文交融,被徐霞客譽為“極邊第一城”。
2023年12月22日在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拍攝的火山群。新華社發(趙輝攝)
億萬年前,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漂移碰撞,形成了騰衝罕見的火山地熱並存區。航拍視角下的騰衝火山,有盾狀、穹窿狀、截頂圓錐狀等,共同特徵是山頭或平或緩或凹無尖峰,“好個騰越州,十山九無頭”就是其生動的寫照。
從騰衝市區驅車20公里,到騰衝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乘熱氣球俯瞰,一座座火山星羅棋佈;登上大空山或小空山,可仔細觀摩火山口內壁的層疊紋理與周邊熔岩&地的壯闊,感知地球億萬年的心跳節律。
騰衝火山景區屬於新生代休眠火山,是中國內地四大火山群之一,面積達221.36平方公里,其中火山噴發口保存完好,觀賞價值較高的火山錐有25座。
騰衝人的生活處處能看到火山的影子。
由火山岩漿直接凝固而成的火山岩又稱玄武岩,是騰衝建築的常用材料。明代騰衝古城墻用玄武岩砌就,抗戰時期成為抵禦外侮的屏障;
2025年4月23日,在騰衝市和順古鎮,居民從中西合璧建築風格的寸氏宗祠前走過。宗祠外景石雕、圍欄等均用火山岩建造。新華社發(龔祖金攝)
和順古鎮的火山岩巷弄、廟宇、祠堂、牌坊等,歷經600年風雨依然清雅如初;
當地酒店將火山岩鑿成景觀池,讓滾燙的溫泉在粗糲的石紋間流淌,織出暖融融的霧氣。當地民居的地板和外墻也多用火山岩……
2025年1月20日,游客在騰衝市洞山溫泉村泡溫泉。新華社發(龔祖金攝)
“溫暖是大部分游客對騰衝的印象。”雲南騰衝大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裕祿説。
若火山是凝固的熾烈,熱海便是流動的滾燙。88處溫泉氤氳全城,其中10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攝氏度以上,使得騰衝早在明清時期就享有“一泓熱海”的美譽。
2023年1月22日,游客在騰衝市熱海溫泉景區標誌性景點“熱海大滾鍋”游玩。新華社發(龔祖金攝)
騰衝市區西南8公里處的熱海景區,是騰衝地熱能量的集中展示區,匯集了汽泉、噴泉、沸泉、泉華等景觀,水霧瀰漫到半空中,將源源不斷的熱氣輸送給周邊的青山翠谷,整個熱海峽谷都多了些縹緲的氣韻。
熱海峽谷中,熱海大滾鍋以直徑6.12米、水深1.5米的巨鍋盛載地球內熱,水溫96.6攝氏度的沸泉晝夜翻滾,其中一個噴水孔蒸汽柱躍出水面30厘米,仿佛大地在呼吸。珍珠泉的氣泡如珠玉跳躍,蛤蟆嘴噴泉嘶鳴不息,整個熱海景區都蒸騰着熱氣。
2023年1月22日拍攝的騰衝市熱海溫泉景區“地熱廚房”,人們在此煮雞蛋、蒸花生。新華社發(龔祖金攝)
在騰衝,地熱溫泉被引入街巷溝渠,溫泉酒店是標配,溫泉入戶也不少,串起“溫泉+”的旅游康養融合發展産業鏈。令人稱奇的“地熱廚房”,用天然地熱蒸汽蒸煮饅頭、土豆、花生、雞蛋等食物,帶着硫黃的獨特香氣,成為舌尖上的地質記憶。看大滾鍋、吃滾鍋餌絲、泡溫泉的“三滾”文化,是騰衝人生活的儀式感。
2025年4月25日拍攝的騰衝特色美食土鍋子“火山熱海”(中)。新華社發(趙輝攝)
“騰衝的火山群和地熱資源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騰衝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李富碩説,騰衝通過將火山、溫泉資源與全域旅游結合,主城提質與特色小鎮建設聯動,形成“中心輻射+多點支撐”格局,火山區域重點發展科普旅游與生態體驗,溫泉帶集中布局療養中心、半山酒店等業態。
火山熱海,生生不息。騰衝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將熾烈與溫潤、古樸與現代完美調和。
視頻記者:孫敏、趙彩琳、王帥龍、陳洋
音頻記者:張歡、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