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 03 17:29:20
來源:新華網

鄉村“老地方”成為游客熱門打卡點

字體:

  新華社南昌10月3日電 題:鄉村“老地方”成為游客熱門打卡點

  新華社記者熊家林

  廢礦區蝶變熱門景區、閒置磚窯重新“火熱”、老宅子引來外地游客……江西近年來盤活閒置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在中秋、國慶假期,這些鄉村“老地方”重新煥發活力,成為來往游客的熱門打卡點。

  在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望仙谷景區的一家民宿前&,村民祝坤峰正忙着處理電腦上不斷彈出的預訂信息。祝坤峰曾遠赴海外務工,兩年前聽聞家鄉要發展全域旅游,就返鄉辦起了民宿。祝坤峰説,節假日經常“爆單”,這倒逼年過半百的他電腦操作日漸熟練。游客多起來後,他身為民宿老闆的職業素養也不能落下。

  祝坤峰是廣信區望仙鄉發展民宿産業致富的一個代表。讓人意外的是,十幾年前,這裡還是江西省有名的花崗岩板材生産基地,有多達179條花崗岩生産線。有不規範的石材加工廠的廢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到溪谷裏,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2007年石材産業被叫停後,這裡成為無人問津的廢棄礦區。

  廣信區堅持“先保護再開發,邊開發邊保護”原則,復原鄉村建築,復興鄉村經濟。從2021年至今,短短兩年時間,這個廢礦區已經“長出”360多家村民用自家房屋改造的民宿。

  江西永新縣曲白鄉白沙村大井岡研學基地裏小游客們正在體驗勞動實踐。(劉昕哲 攝)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選擇“紅色文化+研學旅游”的路子盤活農村廢棄資源。

  漫步在永新縣曲白鄉白沙村大井岡研學基地,只見藝術民宿、美術館、記憶博物館等應有盡有。五年級的小游客李鈺婷説:“我們跟着教官勞動實踐、接受體能訓練,這都是在學校課堂得不到的新體驗。”

  研學基地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達66.7米的巨型煙囪,提醒着人們這裡曾是一座被廢棄十多年的磚窯。2003年,曲白鄉引進外地客商投資建造了這座磚窯,廢棄後這裡成為附近村民圈養雞鴨的場所。

  閒置廢磚窯為何能“復燃”?原來,曲白鄉與井岡山、“三灣改編”發生地等多個紅色景點的距離都在1小時交通圈內。經過改造提升,當地打造的大井岡研學基地既有收藏本土文化的“永新記憶”博物館,也有容納上千人同時觀看演出的演藝看&,“紅色課堂”成為當地文旅金字招牌。據統計,今年大井岡研學基地已接待研學游客超1萬人次。

  江西婺源縣篁嶺村的曬秋&&上擠滿了欣賞曬秋景觀的游客。(程虹 攝)

  老房子往往是農村較為常見的閒置資源,如今在上饒市婺源縣思口鎮思溪村卻是“一屋難求”。

  “周邊民宿基本每天都是滿房的狀態,連老百姓家的農家樂入住率也很高,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都專程回來幫忙了。”思口鎮民宿老闆馬志剛前些年把閒置老房改造成鄉村民宿。他説,如今村裏常能看到上海、廣州、杭州等外地車牌,更令他感到開心的是,旅游産業發展起來後,村裏年輕人逐漸多了,更顯朝氣蓬勃。

  近年來,婺源縣將歙硯、徽墨、茶藝、民俗等文化元素融合進民宿,對閒置老舊房屋進行改造。如今,當地精品民宿已超過600家,讓婺源傳統建築文化在開發利用中得以保護傳承。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570112989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