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工智能多形式滲透現實世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1 09:55:57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物理人工智能多形式滲透現實世界

字體: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道 據法新社11月19日報道,一對專為物理人工智能研究打造的可旋轉類人機械臂模仿着佩戴虛擬現實頭盔的操作者的動作,後者正像魔術師般轉動雙手。

  東京企業因納克蒂克公司説,經過足夠練習,這類機械臂能獨立完成日常任務。該公司正在研發能夠在人手短缺的日本養老院中洗碗和洗衣的人形機器人。

  歡迎來到人工智能的未來,它正以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自主設備的形式滲透現實世界。

  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公司總裁黃仁勳去年説:“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是物理人工智能。”

  黃仁勳補充説,這是“理解物理定律的人工智能,能在我們身邊工作的人工智能”,這種人工智能還能懂得“如何感知世界”。

  科技公司正投入鉅額資金研發物理人工智能。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可能超過10億台。

  除了科幻小説中機器人管家的美好前景,這場競賽也引發人們對失業、隱私以及這些創新真正發揮作用所需時間的擔憂。

  24歲的山本泰豊是因納克蒂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的OpenArm物理人工智能訓練設備被英偉達以及斯坦福大學等頂尖學府採用。

  山本計劃從明年夏天開始部署目前仍在研發中的新型機器人,讓它們“在養老院等環境極其混亂、條件不斷變化的地方與人共處”。

  上周在中國廣州,一個女性外形的機器人慢慢走上舞&,台下響起歡呼聲和低語聲。這台機器人的臉部是發光的橢圓形面罩,她身着類似擊劍運動員的白色編織面料服裝。

  這是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推出的最新人形機器人,該公司也在進軍物理人工智能領域。

  小鵬汽車首席執行官何小鵬對記者説:“我沒有想過十年後我們一年能賣多少機器人,但我認為肯定應該超過汽車。”

  小鵬的機器人能自主行走甚至跳舞,但它們操控物體的能力(這是一項更複雜的技藝)尚未得到廣泛展示。

  何小鵬説,它們靈巧的手指和柔性的皮膚短期內不太可能取代工廠車間的工人。

  但小鵬汽車聯席總裁顧宏地對法新社説,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訓練,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有朝一日可能承擔從保姆到家庭廚師或園丁的“幾乎任何人類角色”。

  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等基於文本的人工智能工具利用海量文字進行訓練,但物理人工智能模型還必須處理視覺問題以及物體的空間關係。

  山本説,就目前而言,遠程操控人工智能機器人來教它們完成諸如拿起杯子之類的動作,“是迄今為止最可靠的數據收集方式”。

  他補充説,每項任務只需30到50次演示,就能微調“視覺-語言-動作”人工智能模型。

  因納克蒂克公司已向日本數十家護理機構提議,由其遙控機器人接手瑣碎工作,讓有資質的護理人員有更多時間照顧老年住戶。

  山本説,這些實際操作經驗將訓練物理人工智能模型,使機器人未來能自主行動。

  美國-挪威初創企業1X技術公司也在為其人形家庭助手NEO採取類似策略,該機器人將於明年開始交付美國家庭。

  NEO的售價為2萬美元,但到目前為止其性能並不穩定。美國媒體的一段視頻顯示,即便在遙控狀態下,這款機器人也難以關上洗碗機門。

  本週早些時候,俄羅斯一台人形機器人(據説是該國第一台)在首次亮相舞&時步態蹣跚,隨後面部朝下摔倒,場面頗為尷尬。

  倫敦大學學院機器人科學助理教授薩拉·阿德拉·阿巴德·瓜曼説,目前機器人的人工智能系統與其身體活動能力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後者落後於前者。

  儘管如此,大額交易仍在不斷達成,即便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熱潮引發人們對股市泡沫的擔憂。

  日本軟銀公司最近稱物理人工智能為該公司“下一個前沿領域”,並宣布將以54億美元收購工業機器人製造商ABB機器人技術公司。

  自動化引發有關人類勞動力未來的疑問,但阿巴德並不太擔心。

  她説,歸根結底,“我們的觸覺是無可比擬的”。(編譯/卿松竹)

【糾錯】 【責任編輯:郭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