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 建議加大對劣質校園餐懲處力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4 07:49:37
來源:法治日報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 建議加大對劣質校園餐懲處力度

字體: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近日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分組審議。

  委員們認為,報告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了當前各地方、各部門執行食品安全法的情況,總結了實施食品安全法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與此同時,結合報告內容和當前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委員們就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完善食品安全法治保障等積極建言獻策。

  嚴字當頭強化執法監督

  多名委員在發言中提及應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執法監管力度。

  “近些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究其原因是食品安全法執法還存在不嚴、不細、不實的問題,根本還是責任不落實。”譚天星委員建議在“最嚴”上下功夫,嚴格落實全鏈條責任,加強源頭治理,強化經營監管執法,加大對違法行為特別是劣質校園餐、網售和預製劣質食品的懲處力度,讓違法者付出最大成本。

  古小玉委員建議,持續深化食品安全監測執法能力建設,強化科技支撐,加強信息共享,切實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要通過加強源頭治理、開展專項行動、強化行刑銜接等手段,始終保持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

  駱源委員建議着力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在主體上,凝聚部門合力,厘清相關法定職責,健全協同配合的監管工作機制;在依據上,整合相關法律法規,推動全面系統、嚴格規範地貫徹實施;在對象上,規範食品安全標準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監管系統,嚴格食品安全信息錄入,全程做到可識別、可查驗、可追溯;在手段上,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雙向對接,閉合懲治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完整鏈路,切實構建起全過程各環節的高效監管體系。

  靶向治理新生食品業態

  近年來,生鮮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蓬勃發展,食品新原料、新工藝以及新型添加劑等不斷涌現,由於經營模式靈活、跨區域屬性強、數據更新快,新業態食品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日趨隱蔽化,監管更易出現盲區,帶來新情況、新挑戰、新問題。

  楊振武委員建議加快新業態食品經營數據採集審查,建立協同監管機制,打造網絡餐飲共治&&,暢通各方舉報渠道,匯聚監管部門、&&與消費者的監督合力,共同營造食品安全清朗空間。

  李巍委員建議盡快完善新興領域相關標準,加快&&外賣食品、網絡直播帶貨食品等新興食品類別的安全標準和管理規範,使標準涵蓋食品供應鏈各個環節。同時,鼓勵食品行業協會和企業參與標準制定和修改,發揮行業自律作用。

  提速推進法律全面修訂

  現行食品安全法於2009年頒佈施行,2015年進行了全面修訂,後於2018年、2021年和今年進行了三次修正,但仍存在法律空白和監管缺失等問題,亟待抓緊修訂和完善補充。

  “在執法檢查過程中,許多地方和單位都提出要盡快對法律進行全面修訂。”作為此次執法檢查組成員,古小玉建議承擔法律草案起草工作的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啟動食品安全法全面修訂工作,為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何新委員建議盡快啟動食品安全法全面修訂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合理確定罰款數額,健全對違法企業的信用懲戒制度,遏制對賠償制度的濫用。(記者 朱寧寧)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