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阮少平”冒充“中國科學院院士”,“余鵬翔”假冒“國務院參事”,兩人相繼被拆穿身份造假。過去幾年,騙子利用假身份招搖撞騙,足跡遍及學校、企業、醫院、行業論壇等。這背後折射的深層次問題,是有些地方存在的“頭銜”饑渴和“帽子”崇拜,消費“頭銜”、亂戴“帽子”,助長了歪風邪氣,也讓騙子有了得以生存的土壤。杜絕類似現象,不僅要涉事機構增強自律,嚴格把關,相關部門也應及時澄清,維護聲譽,全社會更要擦亮眼睛。如查實造假,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不給騙子提供任何“唱戲”的舞&。
記者:馬曉澄
編導:徐中哲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