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 27 07:56: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警惕落入“校園創業”陷阱

字體:

  抓住年輕人想快速成功心理 借短視頻拉人頭

  警惕落入“校園創業”陷阱

  “騙子非但沒有得到懲罰,反而在同時運營多個賬號,繼續騙大學生的錢。”在江蘇讀書的大一學生張生説,半年前被“校園達人呂不”(以下簡稱“呂不”)騙走2980元。最近他發現,經過受騙大學生投訴後被抖音平臺封號的“呂不”,又在不同的短視頻平臺注冊了新賬號卷土重來。

  打著“校園創業”的幌子,實則收取入門費,並不斷拉人入夥,一些大學生甚至未成年人都上當受騙了。張生組建的維權微信群內有近30名大學生,他們報警後,沒有收到回復。根據媒體報道,4月份該案件被初步認定為經濟糾紛。這給一直堅信“這就是傳銷”的張生潑了一盆冷水,他不知道該如何討回被騙的錢。現在維權群內已經沒有人説話了,但“呂不”還活躍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不斷更新項目內容。

  記者給“呂不”短視頻賬號發送求證私信,但截至發稿時仍未獲回復。

  賺錢還是騙錢

  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張生想尋找一份副業,“努力在大學期間不問家裏要錢”。他在快手上刷到了“呂不”的視頻。

  “呂不”發布的視頻中不乏對“校園快遞商機”“寢室掘金密碼”“店鋪拍照的財富密碼”等創業項目的解讀,它們的共同點是簡單易上手和掙錢很快。

  張生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當時,“呂不”在快手平臺粉絲有四五萬,在抖音平臺粉絲達60余萬,其中一條視頻説其公司和杭州電視臺有合作。

  今年年初,張生按照“呂不”的指引,向其公司杭州盈夢文化傳媒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賬號支付了500元定金,幾天後,又向該賬號轉賬尾款2480元。

  隨即,“呂不”向他推薦了一位“導師”。這位“導師”發來“教學視頻”後,又拉他進入“國夢藍海星”微信群。“進群被要求根據模板進行自我介紹。當時太傻了,把自己真實姓名和照片都發進去了,還有人發了身份證號、電話等個人資訊。”張生回憶説,群內已有100余名成員,還有不少類似的分群。

  被“呂不”的視頻吸引的大學生不在少數。在山東讀大學的小余,去年6月添加了“呂不”的微信,完全沒有接觸過創業知識的他,以為“能賺點兒錢,做到自立”。

  在小余提供給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的聊天記錄中,“呂不”説,“賺錢的核心就是獲取流量,我們有很多賺錢的項目,但都是收費的。”小余表示想進一步了解項目時,“呂不”説,交了錢的全國各地大學生都會進入專屬社群,“相當于一個高端大學生人脈圈子,你想在校園裏創業賺錢,這些都是你的榜樣。我們的導師一對一指導,給你介紹最適合你的項目”。

  在和“呂不”一番交談後,小余表示,“十分想加入,但錢不夠”。“呂不”稱,“給你機會,先交定金鎖名額”,並發來支付寶賬號,要求小余把姓名和院校發給他備注登記。就這樣,小余在交了2980元後,也進入了和張生類似的社群,加入了“流量王”項目。

  更早進入社群的還有廣西大學生小林。去年夏天,高中畢業的小林在刷到“呂不”的視頻後,也得到了“呂不”的熱情介紹。

  發現小林猶豫時,“呂不”打來電話稱:“如果一個月不回本,可以退錢。”“這句話讓我覺得有了保證,但也因為他是打電話説的,我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小林説。

  正在打暑期工的小林實在無法支付全部費用,“呂不”建議他先交300元定金。小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因為進入項目比較早,那時只需要交1980元,後期漲到了5980元。”

  在“呂不”多次催促下,他用剛領到的工資支付了尾款。“打了一個月的工,才掙了3000多元,被他騙走了近2000元。”

  多名受騙大學生表示,還有未成年人被騙。在他們提供的轉賬記錄中,記者發現,“呂不”的收款賬號除個人支付寶賬號外,也有名為“浙江國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杭州盈夢文化傳媒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公司賬號。

  據天眼查顯示,上述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同一人,分別于2019年9月和2021年8月成立,又分別于今年1月27日和3月29日,因登記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被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此外,記者根據被騙大學生提供的支付寶賬號進行搜索,“呂不”的個人支付寶賬號仍可進行轉賬。

  “這不就是傳銷嗎”

  張生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群後,“呂不”和“導師”推薦的項目只有“流量王”和“元宇宙寵物電商”,“後來才明白,為了讓我們相信這些項目,群裏有不少‘演員’和‘氛圍組’”。

  記者查閱其“內部培訓視頻”發現,所謂的“流量王”項目被描述得很簡單:注冊新抖音賬號後,按照模板打造人設,即“我年紀小就出來混社會了,現在年紀也小,但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等,平時只需要剪輯、上傳視頻。

  據視頻描述,這樣的賬號會吸引很多人私信咨詢,成員只需把這些私信對接給“呂不”團隊,由他們完成後續“項目銷售”,再進行不同梯度的分成。視頻中,“呂不”明確説出,“總之就是編,頭像、個人介紹跟炫富要沾邊”。

  第二天,張生明白過來,“這不就是傳銷嗎?這樣的項目,什麼內容都沒有,就讓我們交錢,然後還讓我們去拉更多人交錢”。

  當他在群裏提出疑問時,對方卻回復説“我們是正經公司”。當他再次指出“這和傳銷形式一樣”後,對方不再回復並把張生移出了群聊。索要退款無果,張生開始召集被騙大學生“抱團”維權,小余和小林也被他邀請進了維權微信群。

  之前,小余按照“教程”進行了嘗試。“花了一兩周時間,每天都要上傳3個視頻,其實就是他們提供的豪車方向盤等素材,再配上現成的文案。”

  小余説:“感覺越來越不對了,我拉來一個‘人頭’,他給我10%的利潤,和一開始説的教你如何創業完全不一樣。”

  反應過來後,小余注銷了抖音賬號。他一直收集證據,“我也想過起訴,但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支付幾千元的律師費和起訴費,還不一定能追回被騙的錢,就放棄了”。他嘗試在網上立案,可因為證據不足,最終沒有成功。

  不少被騙大學生向抖音投訴後,“呂不”的舊賬號被封。但最近,“呂不”又注冊了多個新賬號,繼續在抖音平臺發布內容。每次刷到“呂不”的視頻,張生和小林都會在評論區留言,提醒網友“這是騙子”。

  與“呂不”繼續活躍在抖音平臺相比,張生和他的維權群裏顯得十分冷清,“大家已經很久都不發言了,被騙的錢好像追不回來了”。

  讓張生略感欣慰的是,1月20日,他向國家信訪局反映了杭州盈夢文化傳媒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存在的問題,很快便得到了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錢塘區分局的回復。回復文件稱:“經核查,該企業查無下落,無法聯繫該企業,擬將該公司列入異常名錄。”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金琳認為,“呂不”及其團夥已經涉嫌詐騙罪,相關行為屬于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行為,而且犯罪數額已達到可以立案的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3000元以上就可以認定為詐騙“數額較大”,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雖然某個大學生被騙數額可能達不到3000元的標準,但是該司法解釋也明確規定,‘二年內多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未經處理,詐騙數額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金琳説,只要目前維權的大學生被騙數額合計達到3000元,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警惕以流行概念作為噱頭的詐騙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現,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搜索“校園創業”,很多賬號正在分享創業項目:“95後互聯網老炮,校園賺到第一個100萬”“4家公司創始人,把創業經驗寫成了電子書”……視頻中,有人穿著“名牌服飾”,戴著“名表”,拿著電子煙“傳授獨門經驗”:既有“寢室早餐配送也能月入過萬”“做電商月賺5萬,開學一周賺2.8萬”等“項目解説”,也有“學習好的學生反而不會賺錢”“大學生可以空手套白狼”等觀點。此外,也有一些人在櫥窗商品中上架了項目加盟産品,價格從2000元到1.98萬元不等。

  金琳介紹,這類騙局是非常常見的,都是同樣的套路,利用年輕人想要快速“成功”的心理,以各種當下流行的概念作為噱頭,用換湯不換藥的方式騙取錢財。但凡涉及需要繳納培訓費等入門費的成功之路,都應該警惕。需要注意的是,牽扯到財務支出的問題,尤其是向陌生人支付錢款時,應當保留好聊天記錄和付款憑證,最好讓對方的承諾形成文字合同,雙方對相關重要的內容進行反覆確認之後再進行付款。出現了被騙的情況,要及時向學校反映,向屬地公安機關報案。

  此外,金琳認為,短視頻平臺屬于網絡服務提供者,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其負有資訊網絡安全管理的義務,應當禁止內容違法的資訊在其平臺進行傳播。(記者孟佩佩,文中張生、小余、小林為化名)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20000000000000011101301128687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