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天翼雲作為國家雲已經越過向智能雲發展的拐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5 16:32:33
來源:新華網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天翼雲作為國家雲已經越過向智能雲發展的拐點

字體:

  新華網福州5月25日電 23日-27日,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算雲生態大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在25日召開的雲生態大會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致辭中表示,天翼雲作為國雲的框架從基本成型到全面成型,“息壤”“雲驍”“慧聚”三大平臺的建成標誌著天翼雲作為國家雲已經越過向智能雲發展的拐點,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柯瑞文表示,一年來,國雲建設取得新的突破:在智算資源方面,規劃並建設全國“2+3+7+X”公共智算雲池,在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建設兩大萬卡智算集群,算力總規模持續領先。在智算網絡方面,打造400G彈性無損智算廣域網絡,算力池間平均時延降低至9.7ms,無損網絡總容量達600T。在雲計算技術與平臺方面,突破算網編排、算力度量、跨域調度等關鍵技術,升級算力互聯互通平臺“息壤”,單集群調度性能每秒超過2000+實例;打造通智超一體化智算加速平臺“雲驍”與一站式智算服務平臺“慧聚”。在數據要素方面,依托國雲分布式技術和資源,建設全域大數據湖並提供統一服務,“靈澤2.0數據要素平臺”已為18個省市提供安全可信的服務,跨行業交易數據規模達到2PB/月。在大模型演算法與應用方面,基于國雲智算訓練池,自訓練並發布了千億參數規模的星辰語義大模型、視覺大模型和多模態大模型。教育、醫療、政務等行業已規模商用20多個行業場景大模型。在量子方面,自研“天衍”量子計算平臺,實現176比特超導量子算力的融合計算,構建量子密碼資源池與雲間量子算力網絡,全面提升國雲抗攻擊能力。三年來,中國電信攻克了雲作業系統等難題,雲底座平臺擺脫了開源限制,構建了技術領先、自主可控的全棧雲技術與産品體係,市場份額穩居全球運營商雲前列,天翼雲作為國雲的框架從基本成型到全面成型,“息壤”“雲驍”“慧聚”三大平臺的建成標誌著天翼雲作為國家雲已經越過向智能雲發展的拐點,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在柯瑞文看來,當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引發算力需求爆發式增長,算力、數據、模型等都需要以雲為關鍵載體,雲計算作為基礎資源和核心平臺的作用日益突顯。一是雲計算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彈性可擴展性為AI提供了足夠的計算資源;二是雲計算強大的存儲能力為AI提供了海量的數據支援;三是雲平臺豐富的組件與應用幫助AI與各種場景快速對接;四是AI技術的整合應用也促進了雲能力的顯著提升。

  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始終堅持網是基礎、雲為核心、網隨雲動、雲網一體,充分發揮雲網融合優勢,積極把握智能化演進方向,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雲計算發展道路,在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發展上也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一是體現在算力互聯方面,中國電信擁有最大的全光網絡,雲網融合的國雲更能實現跨域大資源節點的高速互聯;二是體現在智算調度方面,“息壤”“雲驍”“慧聚”三大平臺是基于運營商級的雲網融合底層技術進行研發,對網的性能監測、感知、調度和差異化保障能力更為突出,算力調度更為高效快捷。算力互聯和智算調度平臺已使國雲具備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互聯網的能力。三是體現在分布能力方面,人工智慧應用場景數量巨大且分散,邊緣需求特點突出,國雲的分布式技術和資源與其正契合;四是體現在安全性方面,國雲上部署的覆蓋全球且清洗能力超10T的抗D平臺與量子密碼資源池,對AI敏感數據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柯瑞文介紹,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核心技術融合創新新突破。自研AI框架、算子加速庫,推進大規模GPU集群算子與國産晶片加速框架適配;持續完善智算網絡卡間集合通信庫,實現卡間高效可靠通信。升級“息壤”“雲驍”“慧聚”三大平臺,提升算網感知、跨域調度隨願自治等能力,實現算網資源匹配最優。強化跨域協同、多模態數據融合等技術能力,以可信空間、隱私計算等技術聯合創新實現去中心化數據融通。持續攻關通用大模型能力,通過MoE架構訓練萬億參數大模型,綜合性能達到國內一線水準。

  二是推進智算設施建設再上新規模。完善整體建設布局規劃,適度超前建設智算基礎設施,在熱點區域建設超萬卡的超大智算集群,西部地區打造大規模綠色智算池,2024年智算規模達到21EFLOPS。打造跨DC分布式無損網絡,400G高速全光網年底全國覆蓋,並加快向800G、1.2T超大頻寬升級,初步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互聯網。

  三是升級國雲融數賦智新服務。以國雲核心技術為基礎,打造城市智能中樞共性底座,助力智慧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以自研翼雲控係統+工業大模型+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數據賦能新型工業化,服務工業設備國産化改造和效能提升。AI重構一網統管、城市運管服、智慧醫療、全域旅遊等數字平臺,重點打造50+行業場景大模型,賦能數字社會和數字治理。圍繞數據要素X行動,發揮數據中臺能力,全面融合內部及行業數據,積極推動數據在多場景應用,推進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

  四是深化國雲智能生態新合作。促進科技資源共用與優勢互補,在算子演算法並行計算框架標準、大模型分布式預訓練等領域深化産學研融合,推進智能雲核心技術聯合突破和創新應用。基于星辰MaaS平臺,聚合更多的大模型産業鏈夥伴,為各類客戶和開發者提供多雲算力調度、基模、數據及標注、訓練工具等一站式大模型服務。今年將在雲、大數據、人工智慧三大戰略新興技術領域以及新型工業化與智慧城市兩大重點應用領域,新開放超300個場景,與産業夥伴攜手打造繁榮且富有活力的産業發展新態勢。

  “‘國雲注智,聚力向新’是本次雲生態大會的主題,也是中國電信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並持續推動國雲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願與各界夥伴聚力合作,推動國雲向智能雲升級取得更加明顯的實質性成效,共同為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糾錯】 【責任編輯:宮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