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産業化發展中心聯合多家單位共同打造的“好房子科技展”在北京舉辦。展會上,一批創新住宅解決方案集中亮相,其中聯發“新青年好房子”樣板間,以智能化、可變空間等創新設計,展現了未來居住的新可能,也為房地産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思路。

新青年好房子展區
精準定位:為新青年打造“人生第一套好房子”
什麼是好房子?業內專家認為,好房子沒有統一標準,而是"因人因地因時而變化",核心在於"群眾滿意"。隨着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化,青年群體對居住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市場上適合青年需求的小戶型供給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我們致力於讓年輕人既能買得起,又要住得好。”聯發集團董事長王文懷錶示,城市因産業發展而吸引聚集了很多優秀的年輕人,為城市不斷創造活力,他們大多就職於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 雖然收入可觀,但面對在大城市購房仍感壓力。他們需要的不是老破小,而是“總價可控、面積緊湊,但品質不妥協”的住宅。
在此背景下,“新青年社區”概念應運而生。通過洞察青年群體需求,以“優總價、高品質、強運營、智慧化”為核心理念,打造適合年輕人的居住産品。目前,這類創新住宅已在廈門、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落地,市場反響熱烈。
空間革命:小戶型實現“大生活”
在展會現場,聯發新青年好房子樣板間在79平方米的空間裏,展示了如何通過創新設計實現“小戶型、大生活”。一鍵啟動後,原本貼合墻面的櫃體平穩移動,另一側櫃體緩緩下翻成床,形成獨立的臥室空間,最終實現79平方米三房1.9衛的格局。這種可變戶型設計,可根據不同生活階段需求靈活調整空間布局。

除了戶型創新,該樣板間還展示了多項提升空間使用效率的解決方案。創新的1.9衛設計採用雙馬桶布局,有效緩解早高峰使用壓力;廚房通過一體化動線與智能廚電配置,優化操作流程;玄關處的多功能櫥櫃系統,則打造從外界回歸家中的過渡空間。
“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創新,讓有限空間實現更多可能。”項目研發團隊&&,在研發過程中開展了大量市場調研,將年輕人的生活習慣與痛點融入設計細節,力求每一個創新都體現對青年生活方式的理解與尊重。
為延伸小戶型的生活空間,項目還注重社區公共空間打造。通過定制化主題空間,聚合社交、休閒、親子等多種場景,並配套完善的運營體系,讓社區空間持續煥發活力。在廈門聯發·嘉悅裏社區,除了11個主題功能空間外,還創新建設了智慧社區食堂,以智慧用餐、有機品質等體驗獲得青年業主好評。
智慧賦能:重新定義未來居住體驗
在智慧生活展區,參觀者可體驗全流程機器人服務:線上下單後,機械臂現場製作咖啡,再由機器人配送至手中。室內,通過語音指令即可控制全屋燈光、家電及可變空間系統。這些智慧場景基於開放性的數智&&實現,可接入多個品牌的智能産品,實現跨場景設備聯動。
“智慧社區應該是不斷進化的有機體。”業內人士指出,未來的住宅不僅要有好的硬體,更要有可持續運營的軟體系統。智慧化的核心價值在於極大提升居住體驗,同時通過系統集成與自動化運營,顯著降低對人力的依賴,優化服務成本。
與傳統社區服務依賴人工調度不同,智慧社區通過系統實現服務預約、資源調配與空間管理的自動化,能夠系統性地降低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智慧社區具備“可生長、可迭代”的特徵,正如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持續更新一樣,智慧社區也應當具備持續進化能力。
“智慧化不是孤立的功能,而是支撐‘新青年社區’整體模式的關鍵要素。”相關負責人指出,智慧社區建設不僅關乎居住體驗提升,更關係到行業未來發展。在當前房地産行業轉型期,智慧住宅有望像新能源汽車一樣,成為拉動産業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引擎。
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
展會同期舉辦的“好房子産業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就住宅産業發展趨勢展開探討。聯發集團副總經理李鏹在技術及産業交流沙龍中分享新青年好房子的建設經驗:“聯發聚焦全小區智慧化、極致收納、戶型可變、品質精工等,提煉了5大産品主義、220余項産品技術,在建造過程中運用大量智能建造施工管理,在服務端引入十大盒子並開展運營,差異化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新青年好房子。”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社區還承擔着連接政府與家庭的關鍵橋梁作用。通過社區數據在合規前提下與政府共享,能反向賦能公共服務的精準觸達。無論是社區服務、民生保障還是應急管理,都可以通過這一系統更高效地落實到對應家庭。
“這將推動房地産行業從單純的空間建造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轉變。”業內人士認為,隨着人們對居住品質要求的提高,住宅産業正迎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以青年群體為代表的新需求,將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據悉,聯發新青年社區目前已在上海、深圳、南京、廈門等多個城市落地,相關樣板間將於近期陸續面向公眾開放,為更多城市青年提供可感知、可體驗的未來生活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