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與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産業聯盟(籌)承辦的首屆中國炒菜機器人大賽暨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産業峰會在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競技環節,首屆中國炒菜機器人大賽設有“標準菜包挑戰賽”和“創意菜挑戰賽”兩大賽制,30支機器人隊伍現場競逐烹飪精準度、菜品品質及創新能力。其中,標準菜包挑戰賽選取酸辣土豆絲、宮爆雞丁、湘菜版辣椒炒肉等國民家常菜,對炒菜機器人的“基本功”進行檢驗。
經過近3個小時的激烈比拼, 首屆中國炒菜機器人大賽塵埃落定,決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以及創意美食獎、口味美食獎等多個綜合與專項獎項。
在創意菜挑戰賽中,結合平谷大桃、紅薯、娃娃菜等幾種當地食材,由參賽方自主發揮,既鼓勵將地方食材與現代烹飪技術結合巧妙結合,又通過限時完成的要求,直觀考察炒菜機器人的高效運作能力,為這次比賽注入很多亮點。
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産業峰會以“生鮮智造·標準味來”為主題,全力推動首都共享中央廚房建設,通過全鏈條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引領首都食材供應變革。
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在致辭中&&,平谷今年上半年GDP增速11%,固投增速26.4%,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良好態勢。平谷打造農業中關村現代食品營養谷,加速構建食品營養健康産業鏈條,已集聚蘇陀科技、紫興園等51家食品企業,有中國農大等頂尖學府構築智力高地,加快建設由任發政、孫寶國院士領銜的北京食品營養與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全面布局合成生物、未來食品等前沿賽道。未來將建成食品營養科技集成創新基地、食品營養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食品營養科技企業總部基地和發展安全營養食品保供基地“四大基地”。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王琪在致辭中&&,共享中央廚房是食品加工行業的新興力量,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將協同平谷區構建全國領先的中央廚房産業集群,打造共享中央廚房的“平谷模式”,包括“技術競技+場景落地+産業招商”三位一體的智能烹飪賽事、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産業聯盟等。
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與平谷區政府的共同見證下,多家企業代表共同啟動“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産業聯盟”。該聯盟的成立,將有效整合上下游産業資源,貫通從生産、加工到配送的全鏈條協作,加速推動“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産業集群”在平谷區的構建與落地,為首都食品産業集約化、數字化與標準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餐飲業的發展亟須科技賦能。通過降低中小餐企門檻、提升産業韌性、保障食品安全,共享中央廚房重構了首都餐飲供應鏈。中國烹飪協會將通過標準先行、技術推廣、&&賦能三項舉措推動産業轉型,包括《餐飲業中央廚房 食品標籤指南》建設,開設中央廚房運營管理培訓班等,以人才培養、標準建設數字化轉型、資本對接,支持平谷區“三區”建設。
全國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産司原司長馬純良,從炒菜機器人與中央廚房的深度融合的角度,指出推行炒菜機器人和發展中央廚房的五項優勢:一是有效提升餐飲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二是大大提高餐飲運營效率,三是能夠不斷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四是可以提高餐飲食品的營養水平,五是逐步推動餐飲業的數字化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智能製造處處長趙奉傑&&,全球機器人産業邁入智能化新階段,呈現智能升級與規模應用雙輪驅動的蓬勃發展態勢,我國機器人産業“從小到大”,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體系化邁進。
國家衞生健康委食品司標準處處長馬寧從“守底線”與“提高線”兩方面對共享中央廚房企業提出期許。在守好食品安全底線方面,要壓實主體責任,加強對過程規範類標準的實施和應用,以標準為指導,做到風險源頭嚴管、風險過程嚴控。在提升營養健康高線方面,要立足中式飲食特色,通過原料的合理搭配和烹飪方式創新應用,提升菜肴的營養特性,同時結合炒菜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優勢,優化生産工藝,在有效保留營養成分的同時,推動減鹽、減油、減糖。
大會還舉行了多層次的交流活動,與會嘉賓圍繞共享中央廚房産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如智慧供餐模式、産業標準化建設、食品安全全鏈條管理、供應鏈優化、食品營養以及政策導向與行業監管開展深入探討。
物流是食品企業運營的生命線,也是供應鏈協同的核心環節,貫穿於從原料供應到終端消費的全鏈條。為此,大會分論壇——智慧供應鏈賦能産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專門組織食材、餐飲、供應鏈等企業代表,走訪參觀東久新宜智慧城市物流谷,並舉行座談交流。
目前,平谷聚集了京東、菜鳥、普洛斯、東久新宜等一批物流頭部企業,今年將建成310萬平方米高標庫,同時入選了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為構建“田間地頭—食品加工—冷鏈物流”全鏈條配送體系、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供強大的物流支撐。此外,近30家參展的機器人企業進行了現場路演及互動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