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 在澳大利亞悉尼隆重開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1 14:21:42
來源:大眾網

第二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 在澳大利亞悉尼隆重開幕

字體:

大會合影

2025年10月31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以下簡稱“世界中聯”)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世界中醫藥大會在澳大利亞悉尼隆重開幕。本次大會以“全球視野下的中醫藥文化傳播與科技創新”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斐濟、法國、德國、中國香港、日本、中國澳門、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葡萄牙、俄羅斯、新加坡、南非、韓國、西班牙、中國台灣、泰國、英國、美國、越南等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名中醫藥專家學者、政府官員、産業代表參會。通過世界中聯微信視頻號、中國網++等&&對大會開幕式和主題報告環節進行了全球直播,點擊觀看量超過560萬人次。

世界中聯主席馬建中,澳大利亞中醫藥慈善基金會主席米蘭致辭,中國駐悉尼總領事王愚宣讀中國駐澳大利亞聯邦特命全權大使肖千的賀信,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規財司副司長李強,澳大利亞中醫管理局局長林奇恩,世界衞生組織高級顧問蘇赫爾·賽卡特,孟子公益基金會顧問主席團聯席主席珍妮·希普利,新加坡衞生部醫藥總司長麥錫威,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世界中聯副主席張伯禮,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黛安·威爾金森女士代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補充和非處方藥司長阿維納什·克拉克致辭。開幕式由世界中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昱與悉尼中心海岸議會副市長道格拉斯·伊頓共同主持。

世界中聯主席馬建中在致辭中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也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96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與東盟、歐盟、非盟、拉共體及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地區和機制合作的重要領域。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113個世衛組織成員國認可使用針灸等中醫藥診療技術,29個成員國為中醫藥的規範使用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馬建中&&,世界中聯是中醫藥國際傳播與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倡導者與堅定的踐行者。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世界中聯已在全球7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個團體會員,設立了191個覆蓋中醫藥各學科領域的分支機構,在全球搭建了高質量中醫藥學術交流與合作&&。世界中聯與各國際組織建立了廣泛&&,先後與世界衞生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標準化組織建立了正式的合作關係,2021年獲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在推動中醫藥國際傳播與高質量發展,深入參與全球衞生治理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做出了積極努力。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世界中聯發展並對本次會議予以支持和幫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大利亞聯邦大使館、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民政部、世界衞生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悉尼總領事館等有關單位和各界朋友&&誠摯的感謝和敬意。馬建中指出,中醫藥憑藉其在慢性病防控和健康維護方面的獨特優勢,在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的醫療環境中贏得了穩固的一席之地。未來,通過深化中西醫間的科研與臨床合作,中醫藥有望在澳大利亞整合醫療體系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文明傳承,鑒往知來。中醫藥的國際傳播與發展,能夠為各國文明互鑒、民心相通架起橋梁。

世界中聯主席馬建中致辭

澳大利亞中醫藥慈善基金會主席米蘭在致辭中謹代表承辦團隊,向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同仁&&最熱烈的歡迎,向對本屆大會給予大力支持的各個單位、各級領導、各位嘉賓、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謝。米蘭&&,本次大會匯聚了全球中醫藥領域的頂尖力量,為各位同仁搭建了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共促合作的重要&&。我們深知,承辦這樣一場高水平的國際盛會,既是榮譽,更是責任。為保障大會順利進行,我們團隊從議程搭建、服務保障到交流對接,都做了細緻籌備,也期待能以本次大會為紐帶,讓各位嘉賓感受到中醫藥的魅力,更感受到來自澳大利亞東道主的熱情。

澳大利亞中醫藥慈善基金會主席米蘭致辭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王愚宣讀中國駐澳大利亞聯邦特命全權大使肖千的賀信。賀信指出,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與中國古代科學瑰寶,蘊含着數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當代全球衞生格局中,中醫藥持續煥發強大生命力。賀信強調,中國始終秉持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協同發展的理念,持續深化中西醫臨床診療,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優勢互補與深度融合,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傳統醫學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不斷夯實人類衞生健康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根基,為全球文明倡議的實踐提供生動範例。賀信強調,我們高度重視世界各文明傳統醫學的理論積澱與實踐成果,始終恪守“傳承固本、創新驅動、合作共贏”的發展原則,着力構建多元醫藥文化協同共生的生態體系,以此作為促進不同文明間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中國始終秉持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協同發展的理念,持續深化中西醫臨床診療、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優勢互補與深度融合,通過全方位、多層次推進傳統醫學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不斷夯實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建設的根基,為全球文明倡議的實踐提供生動範例。“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將繼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以標準化建設推動中醫藥融入全球衞生體系,誠邀世界各國夥伴以開放包容之姿深化多元合作,共同解鎖中醫藥智慧寶庫。期待本次大會聚焦學術創新,在思想碰撞中凝聚發展共識,更期待各方賓朋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攜手構建傳統醫藥國際合作夥伴關係,讓中醫藥這朵文明之花在全球綻放更絢麗的光彩,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王愚宣讀中國駐澳大利亞聯邦特命全權大使肖千的賀信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規財司副司長李強在致辭中指出,世界中聯推動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中醫藥開放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充分交流中醫藥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持續造福各國民眾,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醫藥力量。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規財司副司長李強致辭

澳大利亞中醫管理局局長林奇恩在致辭中指出,作為《健康從業者監管國家法律》框架下中醫從業者的國家級監管機構,我們肩負着保護公眾的重要責任,確保中醫藥在全澳範圍內安全、道德且專業地實踐。在國家註冊與認證體系下,中醫從業者需滿足教育、倫理與臨床能力的嚴格國家標準,確保公眾獲得安全、優質且誠信的醫療服務。我們的委員會成員包括從業者與社區代表,涵蓋醫療、教育及患者倡導等多元經驗,這種平衡保障了決策的公平、透明與公正。他&&,我們視中醫為一種根植於文化的醫療體系,它既堅守傳統智慧,又持續演進。管理局積極支持其融入澳大利亞多元醫療體系,推動包容性、文化敏感且尊重傳統知識與實踐的監管政策。我們同樣致力於公平與多樣性,在從業者註冊、專業標準與領導力層面消除偏見與歧視,賦能從業者以公平與尊重服務所有社區。我們與國際教育機構及各國監管機構合作,加強相互理解,促進高標準,支持全球中醫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最有效的監管應反映其所服務的社區。因此,我們與大學、專業協會及公眾密切合作,通過教育宣傳、公開諮詢與參與論壇,提升透明度、消除誤解、建立信任,使中醫在更廣泛的醫療體系中可及、易理解且受重視。他指出,值此世界中醫藥大會之際,我們再次認識到合作的力量。儘管來自不同國家與傳統,但我們擁有共同目標:推動中醫藥成為受尊重、有監管且具文化意義的醫療形式。讓我們利用此次相聚,交流思想、挑戰假設,並慶祝強化我們專業的多樣性。讓我們誠實地面對過去,積極地參與當下,共同塑造一個中醫繼續以誠信、智慧與慈悲繁榮發展的未來。

澳大利亞中醫管理局局長林奇恩致辭

黛安·威爾金森女士代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補充和非處方藥司長阿維納什·克拉克致辭,她&&澳大利亞對中醫的認可體現在對其的監管方式上。根據《治療商品法》,傳統中藥被列為治療商品進行監管,必須符合安全、質量和療效方面的相關標準,並列入澳大利亞治療商品登記冊方可在澳銷售。我們有相當數量的傳統中藥作為列表藥物被納入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的監管體系。她指出澳大利亞對中醫的監管認可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我們致力於支持安全、有效且具有文化意義的健康實踐的實際體現。我們為其負責任的使用和持續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徑。我鼓勵大家在本次會議上進行開放和建設性的對話。中醫面臨的監管、臨床或商業挑戰是跨國界共有的,機遇也同樣如此。本次會議是一個相互學習、加強合作並為中醫全球未來貢獻力量的機會。

世界衞生組織高級顧問蘇赫爾·賽卡特在致辭中指出,幾個世紀以來,中醫藥一直是家庭和社區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170個國家報告了使用中醫藥和其他傳統醫藥的情況。它們通常被視為更易獲得、更可負擔、更易被當地民眾接受,因此可以幫助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在理想情況下,中醫藥和其他傳統醫藥應成為一種選擇,由一個運作良好、以人為本、融合了預防保健的綜合性衞生系統提供。本次大會是一個反思挑戰與成就的機會,也是為未來行動和中醫藥在識別當前公共衞生框架缺口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進行戰略規劃的機會,讓我們共同致力於可在本地區推廣的創新解決方案。

孟子公益基金會顧問主席團聯席主席珍妮·希普利在致辭中&&,孟子強調人性本善、仁政與天人合一,這些理念與儒家思想共同構成了中醫藥世界觀的核心。如今,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的時代,人們對文化認同、環境可持續性的渴求愈發強烈,而中醫藥正是一把鑰匙——它不僅是醫學體系,更是文化瑰寶、哲學框架,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的活態見證。對於中醫藥産業面臨的挑戰,她建議主動推廣文化價值,古老智慧可為現代生活提供指引。需要讓中醫藥的敘事激發全球共鳴,通過溝通與教育傳遞其普世價值。擁抱科技進化,中醫藥的傳承不應固步自封,而應借助技術提升診斷精準度、實現個性化治療、擴大服務覆蓋。堅持全球視野,中醫藥雖源自中國,但屬於全人類。我們需以開放姿態推動其全球化發展,讓我們攜手,讓中醫藥的千年智慧照亮人類健康的未來。

新加坡衞生部醫藥總司長麥錫威在致辭中指出,新加坡在全球化和現代化中醫藥的努力中發揮着獨特作用。雖然我們的醫療保健體系以西醫為基礎和主導,但中醫藥與之共存,並在新加坡的醫療保健格局中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據我們2022年全國人口健康調查,每五名新加坡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每年使用中醫藥服務,近40%的人針對同一病症同時接受中醫藥和西醫治療。麥錫威&&,2001年通過中醫管理委員會實施監管,確保目前超過3500名註冊執業者符合嚴格的專業標準。新加坡衞生部沒有對中醫強加西醫的規章制度和臨床治理—因這可能會扼殺中醫的發展——而是有意識地將中醫藥服務置於自我監管和自願認證體系之下,以提供更高質量和標準的醫療服務。新加坡正致力於將中醫藥有意義地融入我們的醫療保健體系。我們將中醫藥實踐融入更廣泛醫療保健體系的方針以循證和協作為根本基礎,要求西醫醫生保持開放態度,願意與中醫執業者攜手合作。自2014年以來,衞生部中醫科研基金促進了公共醫療機構、學術機構和中醫藥執業者之間的寶貴合作,迄今已支持超過20個研究項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世界中聯副主席張伯禮在致辭中指出,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不僅為華夏兒女的健康繁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更在應對全球健康挑戰中,展現出獨特的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中醫藥用實實在在的療效,證明了它是世界醫學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張伯禮&&,要讓中醫藥更好地走向世界、服務全人類,依然任重道遠。其核心在於,必須用現代語言説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的科學內涵。這要求我們既要傳承精華,恪守中醫藥的理論體系和思維模式,又要守正創新,勇於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張伯禮向與會同仁分享了三點思考。第一,堅持臨床與科研並重,以療效為核心。第二,推動國際標準共建,促進規則互通。第三,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培養國際化人才。希望通過全球同道的攜手努力,通過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播,中醫藥必將為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更加卓越的、不可替代的貢獻。

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軍在致辭中&&,廣藥集團作為全球首家以中醫藥為主業的世界500強企業,憑藉四百餘年積澱與科技創新,其品牌價值已躋身全球前五。他希望未來和全球中醫藥同仁攜手推進合作,共築創新生態,深化中西醫結合研究與新藥研發;共推標準建設,依託各自實踐、經驗,完善中醫藥國際標準體系;共搭傳播橋梁,通過産品出海、文化交流等多元形式,讓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理解中醫藥的健康智慧,促進中西方文明互鑒,推動中醫藥全球共享。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醫臨床研究國際合作中心”與“中華老字號中醫藥海外文化中心(澳大利亞)”授牌儀式。世界中聯主席馬建中為新加坡中醫研究院院長吳佳盛、法國中國中醫藥中心副主席兼秘書長程小林、中國菲律賓中醫藥中心主任鄭啟明頒發“中醫臨床研究國際合作中心”牌匾,為澳大利亞山東總會會長單明、澳大利亞中藥行業聯合會會長馬安陽頒發“中華老字號中醫藥海外文化中心(澳大利亞)”牌匾。

在主題報告環節,澳大利亞中醫管理局社區(新南威爾士州)局員、註冊與通報委員會副主席、海外學歷評估指導委員會主席斯蒂芬妮·坎貝爾作了題為《澳大利亞中醫管理》的報告,中國全國名中醫、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米伯讓研究所所長米烈漢作了題為《“宗氣為本論”淺析與臨床應用》的報告,澳大利亞國家補充醫學執行主任阿倫·本樹森作了題為《推動中醫藥全球發展——澳大利亞的視角》的報告,上海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院院長果德安作了題為《中藥研究關鍵科學問題及主要研究進展》的報告,國際易學聯合會名譽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世界中聯中醫藥博物館工作委員會會長張其成作了題為《解碼中醫藥學的文明基因》的報告,北京大學醫學部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韓晶岩作了題為《熱毒血瘀與清熱涼血理論的科學內涵——清熱解毒方藥改善內毒素引起的微循環障礙的作用機理》的報告,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停作了題為《數智賦能未來教育——中醫藥海外高等教育的新機遇》的報告,孟子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孟亮作了題為《融匯與共生——中醫藥文明的時代價值與未來展望》的報告。

出席開幕式的還有,世界中聯第五屆監事會主席拉蒙(西班牙),世界中聯第五屆理事會副主席劉熾京(澳大利亞)、鄭建華(澳大利亞)、吳濱江(加拿大)、馮玖(中國香港)、徐志峰(新西蘭)、鄭啟明(菲律賓)、吳佳盛(新加坡)、張毅(南非)、林丹乾(泰國)、林榕生(美國)、田海河(美國),世界中聯第五屆監事會副主席黃煥松(澳大利亞)、陳志清(日本)、崔鵬德(新西蘭)、趙英傑(新加坡)、王守東(美國),世界中聯副秘書長潘平,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學院院長段慧萍,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宋文勇,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文鋒,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郭宏偉,陜西中醫藥大學校長楊曉航,貴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肖政華,甘肅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偉利,廣東藥科大學原校長郭姣,河南中醫藥大學原校長許二平,甘肅中醫藥大學原校長李金田,浙江中醫藥大學校原黨委副書記張光霽,湖南中醫藥大學原副校長彭清華以及來自世界中聯各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産業分會的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和全球的中醫藥界同仁。

會議期間還將召開世界中聯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與監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綜合學術報告會場(I,II,III),世界中聯中醫兒科學專委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中醫功法與兒童健康學術交流會,大洋洲中醫藥針灸研討會,首屆世界中醫藥健康旅游論壇&中醫藥品牌國際發展論壇,中醫心身醫學國際論壇,中醫藥海外傳承與發展論壇,中醫藥文明發展論壇暨第七屆東方文明·高峰對話,世界傳統醫藥文化養生論壇暨北京中醫藥大學校友會學術報告,中醫藥(米氏流派)防治代謝病的創新與實踐學術交流會,中華老字號海外推廣專題會(廣藥專場),2025年世界中聯五運六氣專委會學術年會&龍砂醫學診療技藝、龍砂開闔六氣針法學術交流會,世界中聯第十五屆中醫皮膚科國際學術大會,大洋洲中醫藥針灸研討會,世界中聯氣血專委會專場,南半球中醫藥針灸行業發展研討會暨仲景國際學術論壇,中醫循證與國際化的全球背景和最新動向分會場,AI賦能中醫藥傳承産業促健康實踐研討會,塑造中醫在西方的未來:澳大利亞經驗與展望,2025中華老字號中醫藥發展大會暨中醫藥非遺保護與共享全球對話會,簽約專場,中醫骨傷現代化與國際發展論壇等分會場會議。

本次大會由澳大利亞中醫藥慈善基金會承辦,並得到了悉尼會議局和澳大利亞旅游局大力支持。本次大會主合作單位為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單位為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單位有世界中聯兒科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氣血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國際健康旅游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皮膚科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仲景傳承與創新專業委員會、河南中醫藥大學、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中醫藥國際化品牌研究專業委員會、世界中聯中醫與書畫産業分會、世界中聯兒童醫藥健康産品産業分會、世界中聯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産産業分會、世界中聯中醫藥博物館工作委員會、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創産業分會、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孟子公益基金會、孟子公益基金會中醫藥文化專項基金、山東省老字號企業協會、長安米氏內科流派、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無錫市中醫醫院、無錫市龍砂醫學流派研究院、江蘇省中醫流派研究院龍砂醫派分院、大洋洲中醫藥針灸學會聯合會、中澳中醫中心、北京中醫藥大學澳大利亞校友會、山東中醫藥大學海外校友會大洋洲分會、西悉尼大學國家輔助醫學研究院、西悉尼大學健康學院、紐西蘭中醫藥科學聯合會紐西蘭註冊中醫師工會、悉尼中醫學院、新西蘭中醫學院、新西蘭針灸學會、澳洲全國中醫藥針灸學會聯合會、世界傳統醫藥文化養生學會、澳大利亞東方醫學院、澳大利亞中醫藥商會、澳大利亞中醫藥學會。

【糾錯】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