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國衞生經濟學會第二十六次學術年會分論壇六暨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分會學術年會在北京舉辦,本次會議以“智慧管理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行業主管部門、醫療衞生機構、科研單位及企業的近200位領導、專家參會,圍繞智慧管理在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醫院運營效率、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實踐路徑與未來發展方向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衞生經濟學會副會長、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分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院長許樹強
中國衞生經濟學會副會長、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分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院長許樹強在致辭中指出,自2021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來,全國各級公立醫院在智慧管理領域正在探索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賦能醫療服務、管理效率提升、流程優化等的實踐路徑。他強調,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對公立醫院的影響已從“輔助支撐”轉向“主動賦能”,如何讓數智技術與醫院管理深度融合、如何通過智慧手段構建更具韌性的醫院組織與現代化治理體系、如何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是本次論壇的核心議題,期待凝聚共識推動行業發展。
國家衞生健康委體改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中國衞生經濟學會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分會副會長薛海寧主持分論壇部分環節。
國家衞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醫院信息標準化研究部主任舒婷作了《醫療人工智能助力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演講,深入分析了當前國內外人工智能發展動態,系統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公立醫院應用的典型場景。她強調,要加強戰略認知、確保人才資金保障、界定法律責任、完善監管體系、防控安全倫理風險、避免AI孤島、攻克核心技術瓶頸,切實推動人工智能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國家衞生健康委衞生發展研究中心數字健康研究室副主任邱英鵬作了《數字健康賦能衞生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的演講。他闡述了“人+DH”、“機構+DH”、“體系+DH”的三重賦能路徑,提出智慧醫院建設需要以“一心三全”(“以患者為中心”構建基於“全流程、全場景、全系統”)為核心,同時強調可成立院級AI治理委員會,平衡技術創新與數據安全。
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李天慶作了《構建面向未來的智慧醫院:提升組織韌性與治理現代化》的演講。他結合親自參與、親自主導的若干智慧管理項目,分享了數智&&、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科研等綜合體系建設的工作體會,提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構建智慧醫院需“按規律辦事、按規矩做事”,全員學習、全員參與、全員變革,從“做規劃、建系統、用數據、提能力、用AI、促創新”六大路徑,全面推進現代化醫院的數智化轉型。
北京市衞生健康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默寧以《夯實數據基石,賦能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為題分享區域視角下電子病歷數據治理的探索與思考,介紹了目前已匯聚181家醫療機構(含11家委屬委管醫院、22家市屬醫院)的電子病歷數據,構建“全-可用-好用”三階段治理體系,從運營質量、內涵質控、基礎質控三個方面,建立電子病歷信息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天津市濱海新區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楊燕峰以《項目驅動,數智賦能,推動濱海新區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為題分享實踐經驗。他重點介紹濱海新區“1+4+N”信息化建設框架,依託國家超算(天津)中心建成國內首個、規模最大、全部採用國産設備和信創技術的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形成區級支撐&&、專題資源中心、標準規範體系及安全防護體系等核心成果。
南寧市衞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唐馳以《信息化建設賦能醫改,推動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實踐》為題,詳解“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的“南寧經驗”。其打造的“南寧雲醫院”&&整合全市醫療資源,將健康服務從院內延伸到社區和家庭,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健康惠民工程,為全國醫療系統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樹立示範標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信息管理與數據中心主任李瑞以《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助力》為題分享實踐,作為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天壇醫院構建“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科研”四位一體的智慧醫院頂層設計,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提升醫院運營管理精細化水平和效率效益。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榮、中日友好醫院總會計師齊劍鋒分別主持論壇學術交流各環節。中國衞生經濟學會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分會理事會會議秘書長任在方主持理事會會議,對理事調整進行表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