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10月27日電 專訪丨全球治理倡議有助於彌合南北發展差距——訪埃及新聞總署副署長娜什瓦·阿卜杜勒-哈米德
新華社記者姚兵
埃及新聞總署副署長娜什瓦·阿卜杜勒-哈米德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當今世界面臨諸多挑戰,全球治理赤字不斷擴大,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有助於維護80年前聯合國成立時所確立的核心價值觀和人文理想,彌合長期存在的南北發展差距,為國際社會注入公平合作、創新發展的新動力。
阿卜杜勒-哈米德説,面對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動蕩等全球性挑戰,現行全球治理機制或作用不力,或有失公允。
“如今,富裕國家在國際決策中仍擁有畸高的影響力,而全球南方國家則代表性不足。”阿卜杜勒-哈米德指出,這種局面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造成巨大的不當負擔。“以氣候變化為例,自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美國等發達國家持續增加大氣中的碳含量,但現在卻利用碳排放議題向發展中國家施壓。然而,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是全球南方國家,例如非洲和南亞沿海的部分社區正面臨被淹沒威脅。”
“當發達國家選擇推卸歷史責任,全球氣候行動如何能夠真正有效?當富裕國家的高科技禁令不斷加劇南北數字鴻溝,共同發展如何實現?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和全球最大經濟體選擇大幅削減對外援助,誰將為此付出代價?”她反問道。
阿卜杜勒-哈米德認為,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後,中國提出全球治理倡議,重申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致力於推動實現共同發展,這為維護全球體系公平公正注入強大動力。
她説,中國還呼籲改革國際金融機構,以彌合長期存在的南北差距。在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新能源産品市場之際,中國堅定維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正當發展權利,積極幫助其他國家獲得低成本、可靠和安全的清潔能源,助力全球綠色轉型。
阿卜杜勒-哈米德同時&&,世界正邁入以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為引領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全球南方國家期盼借助創新力量加快發展。中國今年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致力於彌合數字和智能鴻溝,回應了發展中國家的迫切需求。“中國提出的一系列倡議正激勵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共同追求《聯合國憲章》所承載的崇高理想,為全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