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1月20日電(記者董笑坤、黃昱璋)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一群群候鳥就已翱翔在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空,為秋去冬來的華北濕地奏響遷徙歡歌。連日來,“鳥浪”騰起的生態盛景在這裡頗為常見。

衡水濱湖新區資源保護局副局長張余廣介紹,今年入秋以來,候鳥陸續飛抵此處,其中不乏小天鵝、白琵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身影。
湖面上,灰褐色的野鴨悠然游弋,泛起漣漪;淺灘上,白鷺、蒼鷺翩然起舞。一群大雁驟然起飛,帶動上千隻鴨類振翅升空,翅膀拍擊空氣的聲響在湖面回蕩。水波與鳥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震撼人心的自然畫卷。
“衡水湖充足的食物資源是基礎保障,豐富的水生生物吸引候鳥在此集結。”張余廣告訴記者,在長途遷徙中,候鳥抱團飛行,既能借助氣流節省體力,又能共同抵禦天敵。萬千鳥兒同步升空,便造就了規模浩大的“鳥浪”。

據悉,作為華北平原上罕有的完整濕地生態系統,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目前,衡水湖已記錄鳥類336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1種。
為給候鳥打造安全舒適的“臨時家園”,保護區近年來通過生態補水、湖岸線修復、增殖放流等一系列舉措,使湖區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以上,水生植物覆蓋率逐年提升,魚蝦螺蚌等水生生物資源愈發豐富,為遷徙途中的候鳥提供了充足的棲息場所和食物補給。
【糾錯】 【責任編輯: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