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深處的“中國好鄉鄰”黃崖溝村村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6 17:22:10
來源:新華網

太行山深處的“中國好鄉鄰”黃崖溝村村民

字體:

  今年52歲的秦海松,是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黃崖溝村的一位聾啞人,並伴有三級智力殘疾。他命運多舛,3歲喪母,6歲喪父後跟隨大伯生活。2004年2月,大伯離世後他徹底無人照看。

  當時的秦海松獨居危房,基本不會做飯,一鍋玉米糝稀飯常常一吃就是兩三天,甚至發黴長毛了也照舊下咽。因頭髮鬍子纏結在一起,被村裏人稱作“野人”。時任村支書兼村主任的桑春玉(現年82歲)見此情景,十分心疼,萌生了將他接回村裏照顧的想法。經村委會協調,村裏購置了米麵油,並安排婦女幫他清洗乾淨,暫時安置在村婦女主任家,同時迅速在村部附近為他新建了住房。

  2005年,秦海松搬到新房裏,但吃飯問題依然難解。為此,村委會提議動員村民輪流接他回家吃飯。提議一出,9名黨員和8名村民小組長率先響應,隨後又有9戶村民加入。最終,全村34戶人家,除8戶因老弱病殘或常年在外無法參與外,其餘26戶共同承擔起了照顧秦海松一日三餐的責任。在村“兩委”主持下,大家商定了“每戶輪流、每次兩天”的規矩。從此,秦海松有了20多個“家”。

  二十年光陰流轉,村支部書記已更迭兩次,但這場愛心接力卻從未停歇。有的村民即便搬到了山下,輪到自家時也會專程回村為他做飯;村民李先果在丈夫去世後去湖北帶孫子,特意委託鄰居代為照看那兩天;88歲的老黨員桑明玉和5個兒子分成6戶參與照料,前兩年老伴去世後,他自己也由兒女們輪流照看,人們勸他不要照看秦海松了,但他放不下。

  有人離世,又有人加入。目前,仍有20余戶村民堅守着這份承諾。這二十余戶村民與秦海松非親非故,卻以一場持續了二十年的“雙向奔赴”,用最樸素的行動詮釋着“遠親不如近鄰”的古訓,在太行山深處,鑄就了新時代文明鄉風的動人豐碑。(推薦單位:新華通訊社山西分社)

【糾錯】 【責任編輯: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