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30日電(記者高海英)“當千萬人提筆書寫,便是傳統文化星河長明之時。”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名譽會長蘇士澍一席話,點明傳統文化傳承深意。6月28日,《每天寫一點兒國學經典》叢書發行暨“最美KaiTi”字庫發布會在蘇士澍(北京)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以“筆墨傳承・數字新生”為主題,吸引書法、教育、出版等領域專家學者,搭建起傳統與科技的對話橋梁。
圖為蘇士澍(中)、容鐵(右二)、曾佑志(左二)等在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作為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年度重點項目,《每天寫一點兒國學經典》叢書創新採用“書法藝術+國學經典”模式。叢書主編、中國書協理事容鐵介紹,其融合經典名篇與書法藝術、毛筆與硬筆書法,期待獲業界認可。叢書第1冊以“每日八字”拆解《千字文》,設125天臨摹計劃;第2冊為《千字文》等硬筆版本,基於“最美KaiTi”字庫編排,搭配教學視頻,借二維碼演示筆法與國學釋義,構建“誦讀—臨摹—體悟”閉環。
圖為曾佑志在活動現場發言 主辦方供圖
“最美KaiTi”字庫由西藏自治區書法家協會理事、2019年“最美奮鬥者”提名者曾佑志歷時五年打磨,經12版迭代優化,單字書寫打磨平均超10遍,在國標漢字基礎上,增補大量生僻字。字庫以唐楷為基,融合鐘繇小楷與漢隸筆意,結構上實現“法度謹嚴與視覺舒適”的平衡,屏顯狀態下筆畫清晰流暢,緩解電子閱讀疲勞。蘇士澍讚其為“硬筆字庫領域具有開創性的標杆作品”,中國職工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郭永琰則將其喻為“屏顯時代的數字碑林”。目前,字庫已應用於多家手機系統,下載量超200萬次,助力多家出版社推出系列出版物。字庫設計專家嚴永亮和作者曾佑志&&,下一步將在已有基礎上繼續打磨提升,使“最美KaiTi”字庫更具書寫性、更有影響力,為傳播漢字之美貢獻力量。
圖為活動現場舉行捐贈儀式 主辦方供圖
活動現場,相關愛心人士向北京西藏中學捐贈100套《每天寫一點兒國學經典》叢書及10套“最美KaiTi”字庫。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會長金書波寄語學生,“每天寫一點、每天學一點,感受漢字的形神之美,領悟國學的智慧之光。”
圖為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每天寫一點兒國學經典》叢書將啟動“文化惠民”計劃,通過社區書院、鄉村學校等渠道推廣普及;“最美KaiTi”字庫目前已陸續在電腦端應用,未來還將拓展至文創産品、數字展覽等更多應用場景,在公益行動的助力下,推動傳統文化於數字時代煥發全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