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9月2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上拍攝的中國古代音樂主題人物塑像。
“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28日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沙特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展出骨笛、編鐘、古琴、十二律管等100余件(套)中國古代樂器珍品,系統呈現中華音樂文明的演進脈絡與審美理想。此次展覽於9月28日至12月1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新華社記者 王海洲 攝

這是9月2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上拍攝的展品。
“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28日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沙特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展出骨笛、編鐘、古琴、十二律管等100余件(套)中國古代樂器珍品,系統呈現中華音樂文明的演進脈絡與審美理想。此次展覽於9月28日至12月1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新華社記者 王海洲 攝pagebreak

這是9月2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上拍攝的展品。
“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28日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沙特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展出骨笛、編鐘、古琴、十二律管等100余件(套)中國古代樂器珍品,系統呈現中華音樂文明的演進脈絡與審美理想。此次展覽於9月28日至12月1日向公眾免費開放。
新華社記者 王海洲 攝

10月21日,游客在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拍攝波斯陶壺。
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是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示為主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館區佔地面積13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05平方米,館藏文物5208件(套)。館中陳列的合浦漢墓出土的我國古代青銅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展示了漢代北部灣地區對外通商交往史。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pagebreak

這是10月21日在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拍攝的銅鳳燈。
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是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示為主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館區佔地面積13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05平方米,館藏文物5208件(套)。館中陳列的合浦漢墓出土的我國古代青銅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展示了漢代北部灣地區對外通商交往史。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

10月21日,游客在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拍攝蓮花頂。
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是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示為主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館區佔地面積13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05平方米,館藏文物5208件(套)。館中陳列的合浦漢墓出土的我國古代青銅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展示了漢代北部灣地區對外通商交往史。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pagebreak

這是10月21日在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拍攝的陶屋。
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是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示為主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館區佔地面積13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05平方米,館藏文物5208件(套)。館中陳列的合浦漢墓出土的我國古代青銅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展示了漢代北部灣地區對外通商交往史。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

這是10月21日在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拍攝的活鏈提梁銅燈。
廣西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成立於1978年,是以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示為主的專題遺址類博物館。館區佔地面積13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05平方米,館藏文物5208件(套)。館中陳列的合浦漢墓出土的我國古代青銅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展示了漢代北部灣地區對外通商交往史。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