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倡導文明上網,構建清朗網絡空間,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華網聯合多家網站開展“2015中國好網民”流行語與故事徵集活動。活動將圍繞“中國好網民”主題,展現積極健康的中國互聯網文化,為 培育“四有”好網民,凝聚起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網絡力量。歡迎您積極參與! [活動啟事>>>]
網絡大講堂
“中國好網民”微博
賬號及微信公眾號
“2015中國好網民”
流行語與故事徵集
“尊法學法 守法用
法”主題徵集展播
公益廣告設計大賽
“中國好網民”網
絡媒介素養研討會
“依法上網·我這樣
做”等系列專題
“2015中國好網
民”新媒體産品
系列網評文章
總結表彰工作
參會嘉賓就“四有”中國好網民主題進行現場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培育“四有”中國好網民意義重大,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參與。
3月1日,“2015中國好網民”公益廣告設計活動頒獎儀式在中國網絡電視台舉行。國家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中國網絡電視台相關負責人出席並發表致辭。
2015年11月30日正式公布獲獎結果,分為流行語和故事兩大類,分別評選出一等獎5件,二等獎10件,三等獎20件。
活動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舉辦,以互動性以趣味性和互動性,恰如其分的呼應了“網絡中國節”系列文化活動開展,讓線上線下活動形成聯動。
網絡公益,發源於網絡,成長於網絡。這種具有現代特質的方式,正倡導着最廣泛的志願精神和公益行動。網絡公益的發展無疑將為社會公益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繪入一抹亮麗溫暖的色彩。
爭做“中國好網民”不僅僅是參與投票,“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網民更需要真正將“四有”標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青年人不要人云亦云亂跟風,要杜絕形形色色的網絡誘惑,保持客觀理性地接收信息、傳播信息,要慎重地轉發,客觀地進行評論,既不當傳謠者,也不做“網絡暴民”。
互聯網事業在中國發展方興未艾,互聯網思維愈發清晰地深入人心。然而,如果聽任缺乏文明誠意的網絡行為處處“到此一游”,這於國於民於社會的損害和在埃及文物上刻畫“到此一游”相比,顯然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力構建一個文明和諧的網絡環境,需要廣大網民的齊心協力,需要每個網民都能用四有標準來要求自己,來衡量自己的網絡行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涓流,無以至江河”,規範每一個上網的細節,看似效果不大,可當這個基數變為6.49億,那將是怎樣的正能量。試想,當理性戰勝衝動,當對話代替偏激,那麼,我們的網絡世界何愁不寧?
每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在網絡上活躍的“你”和“我”,對於推動時代與社會的進步,有着不容忽視的力量,它需要每一個網民形成網絡共識,網絡言論自由不能形成冷暴力,不能隨意利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隱私,不能肆意傳播淫穢色情信息。
在當今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發言人的網絡時代,我們大家只要始終秉持傳播真善美、爭做“四有”好網民的理念,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做起,是完全可以做得很好、做得更好、使網絡空間因為有你我積極傳播正能量的一份貢獻而更加清朗、更加純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