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營業執照已經辦結了。”“這麼快!”
浙江省嘉善縣居民楊高艷沒想到以前要跑好幾次才能辦好的營業執照,現在不僅能異地辦理,而且當天就能拿到。她對記者説,太方便了!
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推動開辦餐飲店、企業信息變更、企業遷移登記、“個轉企”等“高效辦成一件事”,其中,開辦餐飲店時間由過去的37天減少至現在的15天,企業信息變更材料由23份精簡至6份。擴大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電子營業執照下載量3.7億次,累計使用6億多次,大大地便利了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4月16日,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辦理民營企業相關業務。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十四五”時期,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正加速形成。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初步實現521萬項服務事項和3.6萬多項高頻熱點服務應用的標準化服務。
浙江省嘉善縣政務服務辦副主任潘高峰在採訪中説,“我們推出了一窗受理、‘一件事’聯辦、跨省通辦等等的改革舉措,優化服務模式,從供給導向向群眾的需求導向轉變,進一步提升了營商環境。”
11月7日,在農食産品展區麥德龍展&,麥德龍和瑞典一家乳製品企業的簽約儀式正在舉行。麥德龍是進博會八屆“全勤生”。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為各類經營主體蓬勃發展注入新動能。
麥德龍商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蔡天樂説,“我們很高興中國政府和改革開放政策一直為我們在華的業務發展提供支持。麥德龍自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當地政府一直在幫助我們尋找新的地塊,開闢新的供應渠道,並幫助我們找到優質的本地産品。”
“施耐德在北京、無錫、蘇州、廈門等城市擴産,施耐德廈門的新園區在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産,也是我們在全球單體最大的廠房。”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説。

11月5日,第八屆進博會啟幕當天,蒂森克虜伯新紀元氫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唐藝臻選(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分別獲頒第八屆進博會的首張營業執照和首張食品經營許可證,實現參展商“落地即經營”。
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服務科副科長高陽説,從企業的核名、經營範圍和核準當天的情況,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企業保持了一對一地跟蹤指導,確保企業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進博會開幕的首日完成證照的頒發。
從“願意來”“留得住”到“發展好”,不少海外企業通過進博會見證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實現從“參展商變投資商”,更加堅定信心深耕中國市場。“正是這些政策營造了有利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得以在此扎根發展,及時引入創新成果。”愛爾康中國區總裁柯瑞德説。
高陽説,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將持續優化服務,將進博會的6天效應延伸為365天的持續動力,將推動展會流量轉化為發展增量。
11月7日,觀眾在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霍尼韋爾展&參觀。霍尼韋爾是進博會八屆“全勤生”。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 攝
8月27日,海關關員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多式聯運中心監管班列運行。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十四五”期間,中國深化經濟發展的內外聯動,與世界各國編織“共贏鏈”。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十四五”期間貨物和服務進口將超15萬億美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全球領導力學院院長王文介紹,很多産品進入中國,會帶動中國很多新的業態、新的服務,倒逼中國要提供更好的制度供給,以及服務的供給。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經濟秩序。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在中共中央10月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説,“我們要擦亮投資中國的品牌,塑造吸引外資新優勢,落實好准入又準營,營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有效實施對外投資管理,健全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引導産供鏈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2月25日,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工商聯召開“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為企業排憂解難,助力民營企業穩健發展。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近日,受益於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審批與開戶“一件事”啟動,證監會批復華福國際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方法量化亞太私人有限公司的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從11月4日接收材料、當日受理到7日辦結,刷新了外資入市審批的速度紀錄。後續這樣的審批效率有望成為外資入市的新常態。
點滴變化中,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正實現從“准入”到“準營”的無縫銜接。
一艘貨輪滿載貨物駛出青島自貿片區(2025年11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進剛攝)
統籌:吳煒玲
記者:張夢潔
編導:劉在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