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行長期護理保險,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體系,擴大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服務供給。
2016年國家啟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20年試點工作穩妥有序擴大至49個城市……9年來,試點工作總體進展順利,階段目標基本實現。
——編 者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4500萬失能失智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有助於應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會難題,為失能人群及其家庭帶來了希望。
長護險如何購買、如何理賠?參保者能享受哪些服務和保障?針對失能老年人等群體有什麼便利化舉措?
報銷一定比例醫療服務費,緩解失能老人家庭壓力
“大爺,按摩完感覺好一些了吧?該吸氧了。”護工陳小亮扶着82歲的老人王保安坐了起來,把吸氧管伸到他的鼻下。家住山西晉城市城區的王保安,患有肺氣腫等多種疾病,不能正常走路、雙手時常顫抖。老人此前參保了長護險,2024年4月申請了長護險待遇,選擇了居家和上門護理疊加的模式。
2021年1月,晉城市長護險制度正式啟動實施。“只要是晉城市戶籍的職工,參保不限年齡和身體條件。”晉城市醫保局四級調研員趙藝嶸介紹,失能狀態達到6個月以上、病情基本穩定、需要長期護理就可以申請長護險待遇,在轄區醫保服務窗口或線上提交申請。“截至目前,晉城市長護險參保人數超56萬人,享受待遇的有5145人,基金支出超8400萬元。”晉城市醫保局局長趙錦會説。
在浙江寧波,長護險參保人數已超過830萬人,長護險制度為近5萬名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庭帶來便利。寧波市醫保局長期護理保險處負責人介紹,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均已同步納入了寧波長護險保障範圍,籌資標準和待遇水平統一,實現了城鄉一體化。
在寧波,各區(縣、市)醫保中心收到申請後,會安排專業評估人員上門開展失能評估,經評估認定為重度失能一至三級的,都可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長護險待遇。選擇機構護理的,實行按床日支付,根據重度失能三個等級分別為每床日40元、50元和60元;選擇居家護理的,實行按服務時長享受待遇,根據重度失能三個等級分別為每月20、25和30個小時上門護理。相關費用均由各區(縣、市)醫保中心和定點機構直接結算。
山東青島是全國較早步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之一,實行長護險制度,較大程度上緩解了失能老人家庭的壓力。
“多虧了長護險,護理人員上門,老伴在家就能換尿管了。”家住青島即墨區的於欽正説。於大爺的老伴劉愛英多年前因患腦梗導致身體失能。“之前每兩三周就要去醫院換尿管,每次我都發愁,我一個人搬不動,得讓孩子們請假回來幫忙。”説到以前的經歷,於大爺直搖頭。
自成為試點城市以來,青島逐步完成長護險從職工到居民、從城市到農村、從失能到失智、從醫療護理到生活照料的探索。像劉愛英這樣的失能老人,只要正常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無需再單獨辦理長護險參保手續,經過專業失能等級評估,達到一定程度便可按規定享受長護險待遇。目前,青島市長護險制度已覆蓋城鄉參保人939萬人,其中職工454萬人、居民485萬人。
參保人在享受長護險待遇期間發生的醫療服務費,根據實際發生費用按比例報銷,生活照護費則與參保人的參保類別、失能評估等級挂鉤。青島萊西市日莊鎮的倪合海老人,享受長護險待遇的前一年,光住院費就高達6萬元,其中個人負擔3.5萬元。2021年享受長護險待遇後,醫藥費用和照護費用加起來2.8萬元,個人負擔部分為5807.08元,還享受了346個小時的上門照護服務。
從醫療護理到生活照料,提供多層次照護服務
失能人員需要從醫療護理到生活照料的全鏈條照護服務。因此,青島市倡導定點長護服務機構提供“醫療護理+生活照料”整合式照護服務,滿足失能失智人員的多層次照護需求。醫療服務包含醫師服務、藥品耗材、檢查檢驗、吸氧等,照護服務主要包括護士提供的醫療護理、護理員提供的生活照料以及康復人員提供的功能維護。針對居家照護服務,青島市重點明確了60項技術性較強或者家屬不能獨立完成的服務項目。
針對重度失能人員對醫療護理的共性需求,寧波市醫保局協同衛健部門,優化升級長護險制度,將傷口換藥、造口護理、留置尿管護理、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維護等10項失能人員經常需要的醫療護理服務列入長護險居家服務項目。
晉城除規定了基本生活照料類、醫療護理類兩大類共45項服務內容外,還將價格昂貴、使用頻率高的家用照護床、多功能輪椅等輔助器具租賃費用納入長期護理保險支付範圍。“王大爺的輪椅和制氧機都是租的,月租金300元,能報銷210元。”陳小亮介紹,市場上合適的制氧機比較貴,老人之前買了一台相對便宜的,但是功率不大,現在租的這&好用又便宜。
低齡失能人群同樣需要照護。
“我要喝水。”這4個字,康復師白玉星先説一遍,4歲的孤獨症患者文文(化名)跟着説一遍。一遍遍反復練習,白玉星不僅注意聽孩子“説什麼”,還在仔細看他“怎麼説”:嘴巴張到多大、唇形是什麼樣子、舌頭放在哪個位置。發音不準的地方,就用壓舌板輔助,並鍛煉他的咬合力。文文一家生活在江蘇南京,母親王女士此前求醫時了解到,南京針對低齡失能兒童的特殊情況,&&了長護險專項保障政策,提供上門康復服務。她擔心的經濟問題、專業問題、上門問題,政策都考慮到了。
“長期護理服務項目主要包括飲食照護、清潔照護等,無法精準匹配急需康復訓練的低齡失能兒童。”南京市醫保局待遇保障處三級主任科員谷立煒説。為更好保障0至6歲失能兒童的照護需求,南京醫保創新增加兒童康復服務項目,將兒童康復服務從機構延伸到居家,助力他們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減輕家庭照護負擔。
便利化服務破解異地參保等難題
在長期工作地參保,退休後回老家養老,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老家在江蘇蘇州常熟市的周大爺今年83歲,退休前一直在南京工作並參加了職工醫保,退休後回到常熟。他患有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前列腺惡性腫瘤等多種疾病,自費請人護理或者由家人照料,負擔都很重。
為解決參保失能老人異地照護難題,南京按照“參保地政策、居住地服務”原則,通過信息共享、經辦互通,2025年1月起,在蘇州、南通兩地試點開展異地居住人員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直接支付,保障因養老、就醫等需要在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及時就近享受待遇。
在接到周大爺家屬的申請後,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安排蘇州中福健康養老評估有限公司對老人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在評估為重度失能後,蘇州當地的合作護理機構蘇州福壽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常熟康虞護理站立即安排專業護理員上門提供服務。
“從提交申請到上門服務,只用了16天,不用兩地跑,每月還有30個小時的專業護理服務,目前老人的身體狀態很穩定。”周大爺的家屬説。老人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度晚年,也減輕了家庭的負擔。
異地服務中,如何採集信息?
谷立煒介紹,南京對信息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異地居住人員可線上填寫表格,提交失能等級評估申請。在當地的承辦機構,也開設線下服務櫃&,便於參保人及家屬就近諮詢政策、辦理業務。
申請提交後,居住地評估機構按照當地長護險失能等級評估標準開展評估,評估為重度失能等級的參保人員,即可納入長護險待遇享受範圍。在異地居住的重度失能人員可選擇居家或入住機構接受照護服務,基金支付標準參照南京市執行。
失能老人普遍行動困難且不常上網,如何方便他們參保及後續溝通?青島市開通了線下、線上兩種申請渠道。失能老人如需申請長護險待遇,家屬可自願就近選擇一家定點長護服務機構提出申請,該機構進行初篩並為符合條件的參保人提交失能等級評估申請,評估機構接到申請後安排上門評估。
失能老人及家屬也可線上提交長護險待遇申請。為方便老年人線上辦理業務,相關微信小程序上專門設計了敬老版界面,便於老年人查看及辦理相關業務,還設置了“照護服務地圖”便民查詢功能,方便失能人群及家屬辦理長護險業務。(記者 姚雪青 李 蕊 鄭洋洋 竇瀚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