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財經觀察丨禁售倒計時 舊國標電動自行車市場調查-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19 13:22:3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財經觀察丨禁售倒計時 舊國標電動自行車市場調查

字體:

  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 題:禁售倒計時 舊國標電動自行車市場調查

  新華網 王岩

  11月中旬的北京東五環,剛剛下班的孫女士頂着寒風匆匆來到電動自行車門店扎堆的商業街。她原本想換輛新電動車方便趕地鐵,卻在選車的時候犯了難。“新國標車是合規,以後上牌、上路都省心,可你們店裏就兩台樣品,還得等12月才能補貨,價格比舊標車貴好幾百;舊標車倒是能解限速,早上趕地鐵能快點,可店員也説塑料件多、防火性能一般,這到底該選哪個啊?”

  孫女士糾結的背後,是距離新國標過渡期結束只有不足兩周的倒計時。隨着2025年12月1日舊國標電動自行車CCC認證證書全面登出的截止日期日益臨近,全國電動自行車市場進入了新舊國標交替的關鍵階段。

  記者走訪上海、北京、河北、遼寧等地小牛、愛瑪、綠源、九號等品牌門店發現,從一線城市的品牌門店到二、三線城市的街邊商鋪,都在經歷着一場關於庫存清理與新品銜接的“市場調整”,舊標車清庫熱潮、新標車供應滯後、違規銷售暗流涌動等現象交織,折射出電動自行車市場中消費抉擇與産業升級的真實碰撞。

  清庫倒計時,舊標車迎“末班車”熱潮

  “現在舊標車賣得火,我們店剩下的庫存頂多撐兩個周末。”上海黃浦區某小牛電動車旗艦店長的話雖然略微誇張,但道出了當前市場的普遍態勢。記者走訪時看到,不少門店將舊標車擺在最顯眼的位置,門口貼着“優惠促銷”的標識,店員卻在推銷話術上暗藏玄機。“‘過渡期’月底可就結束了,您現在不下單,到時候你想買都買不到了。”

  12月1日的截止日期反而被商家當作促銷的“賣點”。北京部分門店10月中旬至11月初的銷量已逼近旺季水平,“相比較往年秋末冬初的時候,天氣轉涼,正是淡季,月銷量也就20輛左右,這個月卻賣了將近40輛,銷量差不多升了一倍,全是衝舊標車來的。”北京朝陽區一位某電動自行車品牌旗艦店店員感慨,舊標車最後的銷售機會,疊加部分地區國補政策,成了有力的消費拉力,形成了反常的消費熱潮。

  11月19日,消費者在北京市西城區小牛電動車旗艦店選購舊國標電動自行車。 新華網 王岩 攝

  舊國標電動自行車供需失衡可能催生價格波動。遼寧省盤錦市某電動自行車品牌門店負責人直言,照目前的市場走向來看,以往積灰的庫存車成了“香餑餑”,“如今誰還有庫存誰‘吃香’,如果真的臨近甚至過了新國標過渡期最後期限,通過一些‘特殊操作’,舊標車不但不降價,還可能漲價”。記者走訪小牛、雅迪、綠源等品牌門店時發現,舊標車部分暢銷車型即使在“雙11”期間也不再提供以往常見的現金優惠等促銷手段,即便如此,上門諮詢並購買的消費者近期也絡繹不絕。“這款車型現在就是指導價,沒有優惠,現在舊標車賣得太快了,庫存本來就沒幾輛。”北京朝陽區某小牛旗艦店負責人指着店舖內一輛頂配車型説道。

  跟舊標車的熱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標車因技術升級、認證延遲等原因,供應不足,導致消費者在選購時面臨“想買的新車沒貨,能買的舊車又怕不合規”的情況。“現在能進店的車型確實少,我們也在等通知,有的車型是新國標認證流程尚未完全落地,還有一部分車型可能廠商還在做最後調試。”北京朝陽區某綠源電動車門店負責人&&。

  在北京市朝陽區及上海靜安區部分電動車品牌門店,記者發現愛瑪、綠源等品牌門店目前已有部分新國標産品到店,但數量有限,主要以基礎款車型為主。“在銷售端,愛瑪的新國標車型已開始陸續上架,整體的量産和鋪貨工作正在推進中。”愛瑪科技相關負責人&&,“對生産端來説,新舊國標的切換對企業的製造體系、供應鏈、經銷網絡等整個鏈路都是一個挑戰。愛瑪經過調整,已順利完成産線切換和産能布局優化。”

  北京市朝陽區及上海靜安區部分小牛、九號等品牌門店則&&,新國標車型暫未到店。對此,九號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按照新國標政策要求,9月1日工廠停産舊國標車型,但國家給了電動車終端門店3個月的過渡期,九號公司計劃12月上線新國標車型;過渡期內線下還是以舊標車型銷售為主,推進新舊平穩切換。”

  部分商家逃避監管,“灰色操作”暗流涌動

  隨着舊標車的“走俏”,“灰色”操作也悄然抬頭。上海黃浦區某小牛電動旗艦店負責人&&,為規避12月1日的銷售禁令,部分商家已想好“對策”:將庫存舊標車先登記在公司或個人名下,屆時通過“過戶轉讓”的方式繼續賣給消費者,“名義上是二手,實際上還是新車,就是手續麻煩點”。上海市靜安區某雅迪電動車門店負責人也&&可以通過類似方式實現“過期銷售”。此類操作雖暫避監管,卻埋下諸多隱患。消費者購得的“新車”實為二手手續,後續保修、保險及上牌權益或將受限,一旦發生糾紛,維權難度顯著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諸如此類的違規銷售以及可改裝、可解速等“灰色”操作都被部分商家當做賣點暗中宣傳,甚至有店舖為迎合客戶需求提供解速、改裝的“技術指導”。

  而上海警方近期查處的案件,就揭露了部分不法店舖隱蔽的違規操作。上海市公安局11月11日發布警方提示,鄧某、吳某等10名電動自行車專賣店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為提高銷量,將庫存不符合上牌新規的車輛,臨時更換合規電瓶後幫助購車者違規申領牌照。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查實的違規牌照將被依法登出。

  新國標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得超過25km/h,且超過該速度時電動機應停止提供動力輸出;同時通過電池組、控制器、限速器“三重防護”提出防篡改要求,從技術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裝門檻。這讓抱有僥倖心理並習慣“解除限速”的消費者心存顧慮。

  “我知道給電動車解速是違規的,但不是為了早上不遲到,能多睡幾分鐘嘛,我怕新標車不但解不了速,還會頻繁響警報,太麻煩了。”來自石家莊的馬先生坦言,即便知道舊標車即將停售,他還是更傾向於“趕末班車”買舊標車。這代表了不少消費者作為“速度派”對舊標車的青睞。此外,新國標對塑料件總質量的限制(不超過整車重量5.5%),也讓許多追求違規DIY改裝的消費者傾向於選擇舊標車,“新標車改起來限制太多,舊標車就沒那麼多顧慮。”

  另一邊,“安全派”的聲音同樣堅定。“之前在網上看了電動自行車充電起火的視頻,太嚇人了。對我們來説,速度夠用就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石家莊的杜先生想給妻子買一台電動車,新國標在電池防護、防火性能等方面的升級,讓他更願意等新標車到店,“寧願多花點錢,買個安心”。

  11月14日,石家莊市長安區西兆通鎮雅迪電動車授權店展出的新國標車型。 新華網 王岩 攝

  除此之外,價格差異也成為影響消費決策的重要因素。“同等配置下,新國標車比舊標車貴幾百塊,主要是防火材質和北斗定位等升級增加了成本,部分車型差價可能達500-600元。”北京某電動自行車旗艦店店員介紹,雖然新標車在安全性能上有提升,但對預算敏感的消費者,還是更願意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舊標車。

  “新國標對於電池安全、材料等提出更高要求,品牌也在據此推動技術和産品線的全方位優化升級,短期內的成本投入,也是為了能夠持續推出更多符合新規、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産品,未來品牌可以通過優化供應鏈、規模化生産等多重方式控製成本、保障利潤率。”九號公司相關負責人&&。

  “消費者偏好舊標車源於對速度效率與成本的權衡,而新標車的安全價值因‘隱性特徵’未被充分感知。”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舊標車這段時間的熱銷本質是政策斷檔期市場供需失衡的産物。商家利用政策執行的時間差,通過‘末班車效應’製造稀缺性,同時以‘可改裝’‘價格低’等賣點吸引消費者,形成短期溢價。這一現象暴露了政策過渡期監管的薄弱環節,需通過強化市場巡查與政策宣傳加以規範。”

  政策倒逼産業升級,消費觀念需加強引導

  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會大幅增加行駛安全風險與車輛自燃、爆燃概率,嚴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業內人士指出,改裝不僅會改變整車重量,影響操控和制動性能,解除限速後的超速行駛還極易導致車輛失控引發交通事故;同時,電池改裝後接線端子易受損,會加速電纜接線腐蝕斷開,若隨意搭接導線産生打火,還可能引燃電池充電時內部聚集的氫氣引發爆炸;此外,電池改裝必然改動原車電路,細電線承載大電流會導致電路不穩定,車輛在充電或行駛過程中容易出現短路,進而引發自燃。

  國家消防救援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7048起,雖同比下降44.7%,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公安部數據顯示,電動自行車肇事導致的交通事故約佔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總量的10%,涉及交通事故的責任糾紛也呈上升趨勢。

  新國標用“技術鐵腕”封堵違法改裝之路。新標準設置了電池、控制器和限速器的三重“防篡改”門檻,並通過“一車一池一充一碼”的互認協同功能,大幅提高非法改裝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這意味着,以往那種簡單插拔接頭就能“解速”的做法,在新車上將難以實現。

  愛瑪科技相關負責人&&:“我們與代理商的經營協議中會有合規經營的條款,另外我們每年都會不定期下發終端合規經營倡議書,會有分區域的業務經理進行宣導。”

  面對市場亂象,多地監管部門一直在持續加大整治力度。今年以來,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已累計檢查電動自行車經營主體2.2萬餘家次,查處電動自行車不合格及非法拼改裝案件76件;上海公安機關深入推進“礪劍2025”系列行動,針對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違法行為開展“小切口”專項整治,累計查處違法行為3.1萬餘起,監管的“利刃”正變得越來越鋒利,切實規範市場秩序。

  圖為上海市公安局發布的警方提示

  同時,新規也非一成不變。針對用戶續航焦慮,新國標將使用鉛酸電池的整車質量上限從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為搭載更大電池提供了空間;不再強制要求所有車型設置腳踏騎行裝置,為車型設計提供了更多靈活性;鼓勵安裝後視鏡,要求電動自行車具備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進一步提升車輛智能化安全水平。這些調整既回應了消費者實際需求,也推動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步伐。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副主任袁帥指出,新國標的全面實施將給消費者和市場帶來多方面影響。對消費者而言,將享受到更安全、質量更有保障的電動自行車産品,出行安全得到提升;市場秩序將更加規範,非法生産和銷售行為受到遏制,消費者購買産品時選擇更放心。對企業來説,新國標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企業需更加注重消費者需求,在安全基礎上,開發多樣化、個性化産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需求。具備技術研發實力、能夠快速推出符合新國標産品的企業,將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通過提升産品品質和品牌形象,擴大市場份額;而技術落後、無法及時調整生産的企業,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這無疑是一次行業洗牌的契機。

  政策倒逼着産業向更安全、更規範的方向升級,但引導消費者從“追求速度”轉向“珍視安全”,仍是一場需要時間與耐心的征程。記者從多家品牌門店了解到,新國標車型預計12月起陸續到店,在新國標過渡期最後的倒計時中,這場新舊國標交替的市場過渡仍在推進。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電動自行車産品,在注重出行需求的同時,也需要更加強調安全性能對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對於商家來説,唯有遵守監管規定,主動推廣新標車,才能在行業升級中站穩腳跟。

  標準關乎安全,選擇關乎生活。當政策的“安全鎖”與百姓的“出行賬”在市場中交匯,最終的選擇權仍在於每一位消費者。無論是追求效率還是看重安心,新國標的意義在於,它為所有選擇設定了一條更可靠的安全底線。12月1日之後,隨着舊標車徹底退出銷售舞&,一個更強調安全、規範的新電動自行車時代將正式開啟。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