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新區向“高”向“新”發展——2025火炬論壇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8 11:41:48
來源:新華網

推動高新區向“高”向“新”發展——2025火炬論壇觀察

字體:

  新華社石家莊11月8日電 題:推動高新區向“高”向“新”發展——2025火炬論壇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悅陽

  高新區是科技的集聚地,也是創新的孵化器,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方面優勢明顯。2025火炬論壇11月6日至7日在河北雄安新區舉辦,與會嘉賓就新時期如何進一步實現高新區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交流。

  提升創新策源能力,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

  國家高新區作為産業創新的高地,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創新資源和優質企業。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國家高新區聚集了70%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擁有的發明專利數均佔到全國50%左右。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十五五”時期國家高新區發展面臨的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突破,大國博弈更加複雜激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任務更加緊迫。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截至2024年底,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國33%的高新技術企業、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67%的獨角獸企業。

  “光靠一個企業的單打獨鬥難成氣候,需要聯合,而高新區能提供&&,使各類企業的實驗室形成創新聯盟,有力地支撐企業走出去。”工業和信息化出版專家委員會主任田玉龍説。

 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産業集群

  産業集群的發展對於産業鏈的穩定、提質、增效發揮重要作用。

  一方面,做大做強做優主導産業。在實踐中,成都高新區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為主導産業的一區四園發展格局;蘇州高新區擁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兩大千億級主導産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副主任何年初説,高新區要繼續集中力量辦大事,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産業配套、人才狀況有效布局主導産業。

  另一方面,布局壯大新領域新賽道。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國家高新區新賽道培育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形成一批千億級新賽道,打造一批新賽道策源地和集聚區。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説,高新區要從“大而全”的産業聚集轉向“高精尖新”的産業集群,更加聚焦前沿科技和未來産業。“主動瞄準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信息、空天科技、低碳能源等前沿領域進行重點培育。”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張峰&&,紮實推進高新區新賽道的培育,突破一批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開發一批標誌性的産品,培育一批高成長性的企業,涌現一批標杆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

  發展科技服務業,提升成果轉化和孵化效能

  科技服務業圍繞科技創新全鏈條發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轉化,通過提供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諮詢培訓等服務,支撐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何年初説,科技服務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力量,要推動科技服務業在高新區的集成和躍升。

  搭建&&,匯聚更多創新服務資源。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主任呂先志介紹,“我們正在建設國家高新區綜合管理服務&&,支撐國家高新區的高質量發展,並正在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轉化一張網,強化信息的共享和資源的對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效率。”

  加快布局中試驗證&&,推動科技研發服務能力升級。田玉龍説,加大中試驗證工程化的&&建設,需要産學研聯合,形成跨區域、專業化、網絡化的服務模式。“要重視國際標準、國際互認的機制建設,有利於在未來國際競爭中佔得有利地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趙超凡&&,展望“十五五”,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培育優質科技服務機構、匯聚更多創新服務資源、營造産業發展良好環境。“推動建設科技服務業的聚集區,培育專業化技術經理人隊伍,強化金融賦能科技服務,持續優化科技服務業發展的生態。”她説。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