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埃朗根11月7日電 專訪|中國正成為創新産品應用的重要推動力——訪西門子醫療全球首席執行官蒙塔格
新華社記者李函林
“中國在西門子醫療全球戰略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是重要市場,更是關鍵的創新源泉。”西門子醫療全球首席執行官貝恩德·蒙塔格(中文名:孟天齊)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中國的創新能力與市場潛力正在深刻影響公司全球布局。
西門子醫療在中國深耕30餘年,目前在中國設有6個研發中心和兩個創新中心,擁有約8000名員工,其中從事研發的工程師達1000人。在蒙塔格看來,中國不僅是西門子醫療全球生産和研發網絡的重要一環,也正成為創新産品應用的重要推動力。“中國客戶對高質量、高可靠性的醫療設備持續保持高度關注,這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積極信號。”
近年來,西門子醫療持續擴大在華布局。今年,總投資超10億元人民幣的西門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新基地已奠基。蒙塔格&&,這一新基地將“進一步提升血管造影系統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産能力,支持中國醫療科技和大灣區創新發展”。
新基地建設的背後是中國團隊在創新方面的突出貢獻。蒙塔格以深圳團隊為例介紹,中國團隊深度參與磁共振系統部分關鍵子模塊的研發,相關設備已在全球範圍內投入使用。“這彰顯了中國在創新方面不再局限於‘本土化開發’,而成為全球創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還提到,中國團隊在人工智能輔助影像診斷算法、移動超聲、影像工作流自動化等技術領域均有顯著成果,“這些創新不僅支撐了中國市場,也推動了全球業務發展”。
在中國,西門子醫療尋求的不僅是市場,更是與中國新質生産力浪潮的同頻共振。除了自身研發和生産投入,西門子醫療還通過創新中心與中國的初創企業及學術、醫療機構緊密合作,推動數字化和人工智能技術在臨床中的落地。蒙塔格&&:“與本地合作夥伴更緊密地協作,有助於我們順應中國醫療體系的發展方向,也體現了我們對中國醫療創新生態長期投入的承諾。”
隨着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快速轉型,政策支持、數字化推進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為新技術落地提供了廣闊空間。蒙塔格觀察到,許多三四線城市正加快醫院擴建和設備更新,同時人工智能、數字影像和精準診療等技術正逐步進入臨床應用。“這意味着未來中國醫療市場將更加注重質量和創新。”
近年來,西門子醫療連續參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年展出規模創歷史新高,展&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在蒙塔格看來,在進博會這一&&展示,有助於西門子醫療的多款創新産品在中國加速獲批上市和落地,甚至實現本地生産,更早惠及中國患者。
蒙塔格對中國的長期發展潛力充滿信心。他指出,醫療服務覆蓋擴大、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農村地區建設以及人口老齡化,是中國未來醫療需求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我們希望在促進中國人民健康的同時,也能助力中國創新能力的釋放,並從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