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中央企業交易團團長李鎮出席第八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企業開放合作 提升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分論壇時&&,第八屆進博會上,近百家中央企業組織超2萬人到會採購,組建58個專業團組對接會商,共赴這場“雙向奔赴”的盛會。
值得注意的是,由14家中央企業組成的“央企採購商長廊”首次亮相本屆進博會。從簽約訂單來看,朋友圈更廣、創新性更強、産供鏈鏈結更深成為今年央企採購的特點,也讓“進博購物車”提質向新、更具“含金量”。
步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技術裝備展區人氣十足。全球首款基於鎖相光熱紅外技術開發的面測量膜厚儀、瑞士布勒離子束校平、愛爾蘭畢森離心式空氣壓縮機……國機集團旗下蘇美達香港有限公司攜手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家高端裝備品牌聯合參展,帶來1個全球首發、6個中國首發産品。
“進博會搭建起創新技術從‘亮相’到‘落地’、從‘概念’到‘市場’的關鍵橋梁,我們在此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創新産品和技術,也致力於將優質資源引入國內。”國機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一邊,世界一流公司忙着首發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另一邊,中國海油、中國石化等14家央企則入駐採購商長廊,直觀呈現與參展商的合作成果與創新案例,與參展商面對面精準對接和溝通洽談。
全球産供鏈更深度鏈結,央企“進博購物車”持續提質升級。
自沙特、哈薩克斯坦進口油氣;自巴西、阿根廷進口大麥和玉米;自印度尼西亞、幾內亞、秘魯進口鎳鐵、鋁土礦、銅精礦等礦産品……
中央企業不僅進口歐美發達國家的産品,也穩步加大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和最不發達國家(地區)的採購範圍和力度,預計今年意向成交佔比超六成。
朋友圈更廣,“新”意也更足——匯聚全球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聚焦代表新質生産力發展方向的産品、技術及服務。
例如,11月6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舉辦第八屆進博會中國海油論壇暨全球採購簽約儀式,簽約額超過130億美元,創公司單屆進博會簽約額歷史新高,涵蓋了原油、天然氣、深水油氣裝備、先進技術服務等産品,簽約採購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此次進博會上,中國石化也與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34家合作夥伴簽署多項採購協議。“本次簽約中,我們在技術合作,特別是智能化方面的合作項目明顯增多,許多技術産品都體現出AI賦能與綠色低碳的雙重特徵,這符合當前能源化工行業向科技創新與綠色發展轉型的整體趨勢。”中國石化總經理趙東説。
“進博購物車”之變背後是央企正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與各國企業共同推動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朝着更加堅韌、包容、綠色、智能的方向發展。
李鎮&&,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形勢複雜多變,國際産業分工格局深刻調整,鞏固和加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是各方利益所繫和迫切期盼。國務院國資委將一如既往指導推動中央企業與各國企業加強交流合作,攜手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拓展開放共贏的産業合作空間,營造産供鏈合作的良好外部環境,共同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我們願同各國企業一道,鞏固深化裝備製造、能源電力等傳統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人工智能與傳統産業各環節深度融合,縱深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探索培育在量子科技、生物製造等領域的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激發合作動能,積極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工業化需求和發展規劃,通過要素共享、鏈條共延、價值共創,促進産業協同發展,開闢合作新空間。”李鎮説。
眾多企業也在行動。記者從論壇上獲悉,面向“十五五”,中國海油將在油氣産業鏈建設、綠色低碳轉型、能源科技創新等方面與全球夥伴深化務實合作,持續推動國內油氣增儲上産,大力提升國際化運營能力,持續加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業務,有序培育海上CCS/CCUS、冷能利用、氫能、綠色燃料等新業務,加強深水深層、稠油低滲、高溫高壓等領域科技攻關,加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公司業務深度融合,共同推動國際能源合作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記者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