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戰略再升級 “民生導向”激活大市場新紅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3 10:25: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內需戰略再升級 “民生導向”激活大市場新紅利

字體:

  從支持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到完善免稅店政策、實施城市商業提質行動,部委層面數日內接連&&擴內需相關新舉措;企業也瞄準教育、養老、醫療、文旅等重點領域,紛紛加碼布局,搶抓新機遇……隨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繪就“十五五”發展新藍圖,新階段擴內需的施工圖也正全面鋪開。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堅持擴大內需”置於關鍵位置,明確要求“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這一戰略升級,正為超大規模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也將催生出多個萬億級的行業空間。

  明確戰略基點 “民生”成重要關鍵詞

  民生為本,內需戰略持續升級。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市場流通研究室主任陳麗芬看來,“十五五”時期,擴大內需被確立為戰略基點,具有增強國內大循環和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關鍵作用。“‘惠民生’與‘促消費’緊密結合、強調‘物’與‘人’並重,通過夯實民生基礎來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標誌着我國擴大內需進入更注重質量和結構的新階段。”

  既着眼民生保障,又注重消費升級需求,《建議》為新階段我國擴內需提供了指引。“這既是加快國內大循環戰略布局的需要,也是滿足消費升級、推動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十五五’時期,更加強調投資和消費的相互帶動,有助於緩和當前有效需求不足、消費升級與高質量供給不匹配等問題帶來的供需結構性失衡。”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説。

  具體來看,在提振消費方面,《建議》提出,“擴大優質消費品和服務供給”“打造一批帶動面廣、顯示度高的消費新場景”“加大直達消費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資金用於民生保障支出”等。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建議》明確“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提高投資效益”,特別強調提高民生類政府投資比重,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人的全面發展投資。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年度規模已達到50萬億元,但惠民生、補短板、育動能等任務還很重,必須把‘錢’特別是政府資金更好地用在發展緊要處,花在群眾生活上。”

 消費投資互促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凸顯

  方向既明,落實為要。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發布了首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地區名單,將用好各類中央資金支持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戶外運動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産業深度融合。

  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城市商業提質行動方案》,謀劃城市商業發展藍圖。其中,對完善養老托育等基本業態作出具體部署。事實上,近年來相關部門已經在106個社區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改造養老、托育、便利店等各類服務設施2200余個,為民眾生活提供了便利。

  關注基本民生保障的同時,消費升級需求也成為關注重點。推動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功能轉換、業態升級、活力提升,豐富商業業態;着眼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商旅文體健融合、國內國際融合,讓步行街(商圈)成為城市商業創新轉型的前沿陣地等也成為接下來城市商業提質行動的重點。

  中金宏觀分析團隊指出,“惠民生和促消費”緊密結合,或更多指向民生社保領域,例如教育、養老、醫療、生育、養育等。

  其中,隨着“醫療+養老”深度融合、科技賦能智慧養老,銀發經濟新業態正加速涌現。據中國人民大學最新發布的《銀發經濟産業與養老行業報告》預測,到2030年,養老産業規模預計將突破10萬億元,形成覆蓋居家、社區、機構的全場景服務生態。

  企業積極布局 民生領域成投資熱土

  面對新機遇,敏銳的企業家們已開始積極布局。這些天,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正在抓緊謀劃進一步拓展業務布局,在他看來,“十五五”規劃將“惠民生”與“促消費”緊密結合,蘊含巨大市場。

  “養老和育幼不僅是千家萬戶的民生焦點,更是充滿潛力的‘新藍海’。接下來,我們將積極聯動各方資源,大力推廣家政、養老、育嬰等領域的職業技能培訓,並通過數字化工具提升整個行業的運行效率和透明度。”姚勁波説。

  蘇商集團則將目光投向文旅、物流等産業投資。從特色民宿、高檔酒店到旅居地産、康養地産,蘇商集團動作不斷。蘇商集團董事局主席嚴昕説,“傳統基建正在向城市綜合運營邁進,我們將在更多領域進行探索和布局。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文旅投資,採用智慧化技術提升項目質量,同時縱深推進産業融合,構建‘文旅+’全産業鏈。”

  “我們另一個重點關注領域是現代物流體系。面向‘十五五’,我國將打造更具韌性的現代物流系統,這將給企業帶來重大機遇。我們將發揮主業優勢,重點關注、積極參與交通路網、機場、港口、物流園區、智慧倉儲等領域建設。”嚴昕説。

  在政策和市場的協同推進下,一個以民生為導向、供需互促的建設新圖景正在徐徐展開。這其中,既有銀發經濟的“藍海”待掘,又有文旅消費的“熱土”可耕,勾勒着幸福生活畫卷,也激活了巨大的內需市場活力。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十五五”時期我國會持續推動經濟增長動能轉換,更多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拉動作用,同時強調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這也能讓更多民眾直接體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物質文化成果。”

  正如業內專家所言,當14億多人口的民生改善與擴大內需同頻共振,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將如春潮涌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記者 王文博 汪子旭)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