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浙皖三省交界的江蘇溧陽,曾一度以水泥鋼鐵産業為支柱。十多年間,一場圍繞動力電池的産業革命悄然發生,讓這座蘇南縣城躋身全國動力電池産業高地,産值突破千億元。

在溧陽,一個動力電池“3公里産業圈”已悄然形成。如今,從正負極到控制系統,再到隔膜、結構件,溧陽已構建動力電池完整産業鏈,集聚江蘇時代、上汽時代、璞泰來等超100家上下游企業。
溧陽的硬核實力不僅體現在動力電池製造上,還體現在技術研發上。目前,14家科創&&聚集在這個縣城,累計突破37項關鍵核心技術。


在龍頭企業引領下,溧陽形成完整的産業鏈,並吸引創新鏈加速布局。
如今,14家科創&&聚集在這個蘇南縣城,在溧陽的推動下,走出了一條與傳統科研事業單位不同的新路——科創&&控股、研發人員持股、政府基金參股、社會資本入股。


動力電池産業競爭日趨激烈,面對新形勢,溧陽如何進一步保持發展優勢?布局新一代電池,發力儲能新賽道,這是溧陽給出的答案。
構建智慧能源網,搭建“車能路雲”“車船雲”智能運載網,研發支撐低空飛行器續航能力的鋰電池技術……依託動力電池産業先發優勢,溧陽的未來發展新圖景值得期待。

記者:劉宇軒
攝製:許暢、馮國智
素材支持:溧陽市融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