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鮮報丨“碼”上可知!我國推廣數字標籤助力食品安全監管-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8 09:12:51
來源:新華社

新華鮮報丨“碼”上可知!我國推廣數字標籤助力食品安全監管

字體:

  掃描二維碼,食品配料、生産工藝、産地溯源、營養信息等一目了然,甚至還能“聽”標籤、“看”視頻——這即將成為我國預包裝食品消費的日常。

  9月8日,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實施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籤有關事項的公告》,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籤管理正式邁入數字化新階段。

  數字標籤是將預包裝食品實體標籤通過數字化技術或手段展示的相關信息,實現食品標籤信息“可聽、可播、可放大”功能。該公告是在今年3月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 7718-2025)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數字標籤應用要求,旨在解決標籤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讀不懂”問題,同時為企業提供更靈活、低碳的信息展示方式。

  標籤“活”起來,信息“多”起來——

  長期以來,預包裝食品因實體標籤版面有限,無法充分展示詳細信息,消費者獲取全麵食品信息存在障礙。

  根據公告,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可以標注的配料來源、生産工藝、産地信息、食用方法、産品追溯、食品安全與營養等信息,可通過數字標籤展示。食品生産經營者應當對展示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確保相關信息的客觀、科學,不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國家衞生健康委食品司有關負責人&&,這便於消費者更好了解食品,進一步發揮數字標籤在助力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風險交流、食品信息展示等方面的作用。

  內容可追溯,監管有依據——

  數字標籤雖便利,但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不容忽視。公告明確,數字標籤內容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預包裝食品標籤強制標示事項的規定。

  同時,數字標籤展示內容不得篡改,當對數字標籤內容進行修改和更新時,應記錄修改內容、修改時間、修改者信息等要素,確保信息修改過程可追溯。

  為保障消費者體驗,公告給出“硬杠杠”:數字標籤標示內容應清晰、醒目、易於識讀,避免重疊、堆積,不得有影響正常閱讀的彈窗、飄窗等干擾元素;鼓勵數字標籤二維碼與包裝上其他二維碼整合,實現多碼合一……

  此外,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會同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設計數字標籤專屬Logo,作為數字標籤的專屬標識供食品生産者使用,方便消費者識別數字標籤二維碼。

  標籤簡化,環保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還推出“減負”舉措:食品生産者通過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籤展示生産者詳細地址的,可在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將生産地址簡化標注為縣級行政區名稱,並在生産者名稱後標示。如,某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籤上展示的生産地址為“XX省XX市XX縣XX鎮XX大道XX號”,可在食品標籤上標注為“XXX生産者(XX縣)”。

  小小改動,有望為食品標籤提供更多信息展示空間,減少預包裝食品包裝上的標籤文字標示信息,節省成本,助力企業減碳增效。

  國家衞生健康委已將2025年定為“食品數字標籤推廣年”,組織全國各省市及相關食品行業正在開展數字標籤應用推廣。據悉,後續數字標籤也將與網絡食品經營、智能家居等相銜接,不斷創新應用場景,打造食品數字標籤生態鏈。

 

  策劃:陳芳

  記者:李恒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