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史上最難“畢業季”和史上最強春招相遇,會發生什麼?
今年初,廣東喊出吸納百萬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短短半載,廣東不僅幹成了,還卓有成效,提前完成全年目標。政府搭&、企業發力,好崗位、好薪酬悉數奉上,全國1222萬高校畢業生中,每12人就有1人會在南粵書寫人生新篇章。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廣東決策者顯然看得更加高遠。新時代孔雀東南飛,這不僅是廣東經濟韌性和活力的直觀體現,更是為“再造一個新廣東”蓄勢儲能,也是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夯基壘土。
枕邊是珠江的潮聲,遠方是我們的未來
就業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就業更是重中之重。
廣東緊緊抓住就業這個民生頭等大事,主動扛起穩就業政治責任,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工作。
春節後開工首日,廣東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推出“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
一場人才與産業的雙向奔赴在南粵大地啟幕。
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廣州聯合舉辦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啟動儀式暨“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華為、騰訊等頭部企業集體參加,吸引1000多所高校近12萬學生,被稱為“史上最強春招”。
4月,教育部和廣東省委、省政府聯合舉辦的“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先後走進上海、北京、杭州、武漢等8個重點城市,將優質崗位直接送到學子身邊,共吸引超1500校次、14萬名畢業生踴躍參與。
5月,廣東進一步圍繞新興産業、製造業、教育、醫療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等專題領域,由省級職能部門牽頭組織精準招聘,高效對接專業人才。
6月以來,深入實施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貫徹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增量政策舉措》工作方案,開展“百日衝刺”行動和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等。
目前,廣東全省已舉辦4000多場招聘活動,從大型綜合招聘會到地市聯動、專題推介,高頻次、廣覆蓋釋放出廣東渴求人才的強烈信號。不少求職者乘“紅眼高鐵”遠道而來,甚至舉家陪同,彰顯了廣東強大的磁吸效應和就業擔當。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雄感慨,政府搭&、企業唱戲,政策帶來“信用加持”,吸引大量優秀畢業生前來應聘,“效果遠勝往年”。
為解決畢業生後顧之憂,廣東持續完善政策體系,營造有利於青年人才就業創業的優良生態。如廣州推出萬套免租及優惠房源,深圳為應屆生提供15天免費住宿,佛山打造人才驛站免費住,切實緩解青年“落腳第一站”難題。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林如鵬説,今年全國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222萬人,就業壓力較大,廣東作為經濟大省,正以實際行動扛起責任、展現擔當。
“這裡的枕頭,裝着珠江口的潮聲和我的未來。”在深圳“求職公寓”的留言墻上,有人寫下這樣一句感言。
不只是就業行動,更是為發展積蓄力量
“廣東最吸引我的,是它永不停歇的發展脈搏。”來自北京大學的碩士畢業生何朗志加入廣州公交集團後這樣説。廣東多元活躍的産業環境,為她提供了快速成長的舞&。
廣東與人才,恰似“鳳梧相逢”。
“百萬英才匯南粵”這一目標的提出,絕非一時衝動。廣東省委人才辦有關負責同志説,廣東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是基於對自身發展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對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是廣東打造現代化産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策。
這是人才與産業的雙向賦能。
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離不開人才支撐。
廣東擁有31個製造業大類、9個萬億元級産業集群,實現高質量發展,急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
製造業已成為廣東吸納高校畢業生的主力軍,有力支撐了新質生産力發展和現代産業體系構建。在春季招聘會現場,5萬多個高質量崗位中,研發、算法、軟體等崗位約佔四分之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一批未來産業“獨角獸”企業吸引大量人才關注。
廣州探跡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何薈茹&&,企業對大模型、算法、數據等專業人才需求強烈,今年廣泛招聘算法工程師、AI系統運維工程師等技術崗位,吸引大量高素質畢業生加入,“為企業發展積蓄了人才力量”。
這是人才與區域的雙向奔赴。
粵東西北地區迎來人才“活水”。
近年來,廣東以“頭號工程”力度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着力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粵東西北地區人才承載力持續增強。
數據顯示,截至7月中旬,留粵來粵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同比增長10.6%。
“以往單打獨鬥出去招聘,很難招到理想的人才。”汕頭市超聲儀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金耀坦言。今年借助政府組團招聘,不僅吸引了一批高素質人才投遞簡歷,企業知名度也得到提升。
汕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田暉説,“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為各類人才進村入鄉、返鄉興鄉搭建了有效&&,為粵東西北地區企業赴外招聘提供了寶貴機遇。
“百萬目標”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
廣東肩負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使命,必須發揮灣區優勢,廣泛集聚人才。
“百萬不是數量,而是一個概念。”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杜敏琪説,“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必將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持續展現廣東在人才就業方面的擔當和作為。
據了解,今年9月中下旬至年底,廣東將乘勢加力,開展多元就業活動,持續吸引高校畢業生。“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秋季招聘將以全方位升級形態推進——
主動上門:以“萬企進百校”形式,組織超1萬家用人單位,走進全國超100所重點高校,主動邀約優秀畢業生;
線上線下聯動:“粵就業”小程序及廣東招聘&&將開設活動專區,完善崗位徵集、信息發布、預約投遞等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招聘會”;
高規格招聘活動:年底將在深圳舉辦大型綜合招聘會,組織1200多家重點單位參與,提供超5萬個優質崗位,面向高校畢業生開展招聘。
廣東佛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鴻龍説,公司正處於穩健發展期,投資的一系列優質項目正需要大量青年人才大展抱負。
廣東正以誠意、生態、&&,迎接更多畢業學子奔赴於此、成長於此、成就於此。今日南粵青年,未來必有一大批成長為國之棟樑。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
千百年來,嶺南大地始終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迎八方來客;而今,一批批青年學子如新鮮血液,持續涌入這片改革熱土,夯實高質量發展人才根基,彰顯廣東勇立潮頭、迎向未來的底氣與魅力。(記者 陳凱星 周強 李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