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 魏玉坤)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協調發展司副司長蔡平在新華社8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中&&,隨着全島封關運作的深入推進,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影響將不斷顯現。總體看,會有“三變”“三不變”。
蔡平&&,全島封關指的是將海南島建成一個海關監管特殊區域,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徵的政策制度。其中,“一線”就是對關外,封關後將實施一系列自由便利進出舉措;“二線”就是對內地,針對“一線”放開的內容,實施精準管理,保障內地市場秩序。
據介紹,全島封關運作後,將帶來三個“變化”:
一是企業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零關稅”商品範圍將大幅增加,貨物進出口管理將進一步放寬,企業進口成本降低,將更好融入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
二是人們工作生活將更加便利多元。個人可以購買到更多豐富的免稅品,也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國際交流合作。
三是政府管理服務將更加精準高效。“一線”管理環節大幅減少,“二線”借助智能化手段精準施策,整體管理服務效率將顯著提升。
蔡平&&,全島封關運作,也會有三個“不變”:
一是擴大對外開放的方向不會變。封關不是封島,而是朝着更加開放的方向邁進,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二是與內地的便捷往來不會變。人員進出將按現行規定管理,不需要辦理額外證件。對需要監管的貨物,也將採取多種便利化舉措。
三是堅守安全的底線不會變。封關政策實施過程中,將始終堅持同步防範重大風險,確保海南自貿港建設方向正確、健康發展。
“全島封關運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蔡平説,要做好“內”與“外”的銜接,既保持海南與內地的緊密&&,又加強與國際的聯通。做好“放”與“管”的銜接,在“‘一線’放開”的同時,通過“‘二線’管住”築牢風險防線。做好“前”與“後”的銜接,統籌考慮封關前後的政策差異,提前明確過渡安排,確保政策切換平穩有序、各項工作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