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不擾企 “碼”上更便利——廣東規範涉企行政執法檢查開新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30 16:52:00
來源:新華網

無事不擾企 “碼”上更便利——廣東規範涉企行政執法檢查開新篇

字體:

  新華社廣州7月30日電 題:無事不擾企 “碼”上更便利——廣東規範涉企行政執法檢查開新篇

  新華社記者齊琪

  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穩定市場預期的重要一環。

  今年3月以來,司法部部署開展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同題共答,紮實推進。日前,記者跟隨司法部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指導組前往廣東,看&賬、聽座談、訪企業,見證民營經濟大省在規範涉企行政執法檢查中的新做法、新成效、新風氣。

  “亮碼入企”數智先行

  “您好,我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現在需要進行有關檢查,請核實我們的電子執法證。”廣州市南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執法人員在對轄區內某勞務派遣公司進行檢查前,先打開“粵執法”&&亮碼,待公司負責人掃碼核對後,方能入企檢查。

  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是廣東省創新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方式的重要抓手。

  廣東省依託“粵執法”&&在各市區廣泛推行行政檢查“亮碼入企”改革。執法人員入企檢查必須先通過“粵執法”生成的二維碼亮身份、明流程,並將整個執法過程記錄上傳至&&,實現執法行為全過程有留痕、可追溯,有效破解亂檢查等問題。

  據了解,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廣東省專項行動專班對照權責清單系統梳理出政務數據目錄,依託行政執法數據歸集共享機制形成案件數據“一本賬”。

  截至目前,已梳理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以來的三類案件共117萬餘宗。通過對“摸底”出的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精準發現涉企檢查頻次高、以罰代管等異常數據12945條。目前已採取分級分類處置措施,督促各地市、各有關部門落實查改到位。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總結數字化線索排查經驗,進一步開發‘粵執法’中數據匯集分析、排查預警等功能,為實現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撐。”廣東省司法廳副廳長李燕梅説。

  “非現場執法”更高效

  “有群眾舉報某食堂存在爬蟲等衞生隱患,對於這一線索如何精確取證?”

  記者看到,惠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打開市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食安監管&&,通過回看後廚夜間監控,準確捕捉到了畫面中“異常移動”的生物,從而對該食堂提出責令整改檢查意見。

  無需現場檢查,就能精準取證。這是廣東省開展“非現場執法”的生動實踐。

  202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明確“合理確定行政檢查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入企檢查頻次”“能通過書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監管等方式監管的,不得入企實施現場檢查”。

  今年5月,《廣東省非現場執法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以行政規範形式明確非現場執法方式的實施條件、程序及監管範圍。目前,“非現場執法”的應用場景在“明廚亮灶”智慧系統,電子“治超”、施工噪聲“遠程喊停”等領域廣泛鋪開。

  “雲”上監管,真正“減”查。“非現場執法”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産經營的干擾,着力營造便利化、高效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惠州市副市長賴志光介紹,下一步,惠州市專項行動工作專班將進一步形成部門之間執法合力,在推廣非現場執法應用的同時,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綜合查一次”等監管方式,讓“無事不擾企”“監管不缺位”的執法標準更明晰。

  嚴管厚愛護航企業發展

  此前,江門市生態環境局鶴山分局在檢查時發現某涉氣企業存在噴漆工序未在密閉空間內作業的環境違法行為。該企業積極落實並在期限內完成整改,針對企業輕微違法行為,鶴山分局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

  輕微免罰是針對輕微違法行為的容錯糾錯機制,旨在避免“以罰代管”“一罰了之”,體現了柔性執法原則。

  據介紹,鶴山市人民政府已&&試行《鶴山市減少涉企執法檢查六項措施》,避免不加區別採取“頂格處罰”或停産停業等濫用行政裁量權的措施。

  “對違法不改、多次違法、被反復投訴舉報屬實的企業,依法適用較為嚴格的裁量標準。”江門市司法局副局長陳勇&&,規範涉企行政執法要堅持貫徹“過罰相當”原則,真正把行政處罰作為一種糾正、矯正的手段。

  規範涉企行政執法檢查效果究竟好不好,廣大經營主體最有發言權。

  “檢查頻次明顯減少了,線上聯動多了”“監督渠道更明確,政企對接更順暢”“希望多幫企業了解最新政策和法律法規,更好規避風險”……走訪座談中,不少企業家説出了親身感受,講出了真實訴求。

  敢作敢為,先行先試,規範涉企行政執法檢查為更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讓廣大企業安心謀發展,專心搞經營。

  “以專項行動為契機,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全省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動法治更好服務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李燕梅説。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