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南京大學商學院、領教工坊聯合主辦的“2025紀念彼得·德魯克中國管理論壇”在南京大學商學院圓滿落幕。本屆評選由百餘位商學院院長與管理實踐專家提名推薦優秀企業參選,並於近百家被提名企業中,最終評選出10家獲獎企業。中國飛鶴憑藉其卓越的管理成果、前瞻的戰略選擇,以及在踐行德魯克以“卓越績效、人文精神”為核心的博雅管理思想方面的突出貢獻,一舉斬獲“2025紀念彼得·德魯克中國管理獎”。

(飛鶴獲得“2025紀念彼得·德魯克中國管理獎”)
堅守初心,六次戰略選擇擘畫發展藍圖
在本屆論壇現場,中國飛鶴副總裁盧光通過深入分享飛鶴在發展歷程中面臨的六次重大戰略選擇,展示了飛鶴63年來優秀的企業管理實踐。

(中國飛鶴副總裁盧光在論壇現場分享)
管理學者、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院長陳春花,結合彼得·德魯克的管理思想,在分享環節後對飛鶴的管理實踐進行了點評。

(管理學者、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院長陳春花分享)
多年前,飛鶴選擇自建“農牧工”一體化全産業鏈,從源頭保障産品的品質和安全。面對全産業鏈和持續科技研發所需的龐大資金壓力,飛鶴選擇上市,並將所有募集資金全部用於産業根基和科研投入,為企業的長期主義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國內最早研究中國母乳的乳企之一,飛鶴始終把中國母乳視為研發的“黃金標準”,攜手國內外頂尖科研力量,打造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同時,飛鶴將品質置於成本之上,在中國嬰幼兒奶源地黃金産區構建“2小時生態圈”,從擠奶到加工僅需2小時,最大限度鎖住活性營養。而在面對核心原料難題時,飛鶴再次選擇自主研發。通過多年持續投入,飛鶴於今年發布全球領先的“乳蛋白鮮萃提取科技”,打破進口壟斷依賴,實現11種核心原料100%自主生産能力,並在乳品品質上實現了“換道超車”。

(飛鶴實現多種奶粉關鍵原料的自産能力)
初心和責任,驅動飛鶴成為第一品牌和領導品牌。在國産奶粉最艱難的時刻,飛鶴基於黃金奶源、新鮮生牛乳、母乳化配方,打響“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
追求卓越,以“共生”理念構建價值生態
回望飛鶴的六次戰略選擇,最終指向了其多年實踐出的“共生”理念。這一理念指導飛鶴將自身發展融入産業、社會、環境的共同進步之中,構建了難以複製的系統性管理壁壘。
産業的韌性,源於基礎的牢固。飛鶴對卓越品質的追求,首先體現在與産業根基的共生上。飛鶴目前擁有13個自有牧場、13個智能工廠,存欄奶牛超11萬頭 ,圍繞牧草種植、規模化養殖與智能化生産,打造了一個“共生型生態”:農場為牧場供應飼料,牧場為工廠提供優質奶源,工廠的副産品回歸農田,實現資源循環。依託這一閉環、共生的體系,飛鶴實現了從“一棵草”到“一罐奶粉”的全産業鏈可控,以高品質産品帶動國産嬰幼兒奶粉市場份額從30%躍升至68%。

(中國飛鶴副總裁盧光分享飛鶴的“共生”理念實踐)
在科研為核心驅動的時代,飛鶴整合全球頂尖資源,實現與全球智慧的共生。在縱向深耕上,飛鶴揭榜挂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並建立了中國規模最大的母子健康隊列,致力於精準解析中國母乳的營養密碼。立足本土優勢的同時,飛鶴積極構建全球創新網絡,與海內外7國20余所知名高校和權威機構建立深度合作,構築開放協同的科研共同體。通過前瞻性的專利布局、權威臨床實證,以及對“卡脖子”技術的持續攻堅,飛鶴自主開發了30余項核心技術,並於近期獲得了權威機構的三項“第一”認證:中國母乳研究成果第一、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專利數第一、中國母源配方營養第一品牌。
“共生”理念更體現在飛鶴與未來環境的共生上。飛鶴將ESG理念融入企業基因,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飛鶴在黑龍江建成了中國高寒地區規模最大的生態循環産業集群,通過“種養循環”生態模式,每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近40萬噸,相當於種植2000多萬棵樹。該模式已被聯合國作為可複製解決方案收錄,為全球高寒地區農業提供“中國智慧”。在社會責任層面,飛鶴的産業集群累計創造17萬個就業崗位,帶動超16萬農民增收致富,以産業之力賦能鄉村振興。
目前,飛鶴實現了63年安全0事故,累計超過1億媽媽信任和選擇飛鶴奶粉。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飛鶴已連續六年蟬聯中國嬰配粉市場銷量第一,連續四年位居全球嬰配粉銷量榜首。
飛鶴的管理實踐,正是以“共生”為基石,鑄就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範本。未來,飛鶴願秉持“共生”理念,堅守初心,以卓越的管理實踐,為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健康社會的持續演進,貢獻領導品牌的力量,並持續推動中國乳業向全球價值鏈新高地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