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 李楠)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南方紅黃壤耕地複合障礙形成機理與生態調控關鍵技術”工作推進會暨現場觀摩交流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該所研究員、項目首席張會民介紹,項目初步構建了紅黃壤區土壤酸黏板瘦障礙因子時空演變數據庫,提出了有機無機協同、乾濕交替等複合障礙消減途經,研發了多功能複合障礙消減産品與配套裝備,研發了複合障礙協同消減與生態調控關鍵技術,在廣西賓陽、江西進賢、貴州福泉建立了3個千畝示範區。
該模式自實施以來,土壤酸化和土壤有效養分失衡等問題明顯緩解,水稻長勢良好。本次觀摩會有效推進了各課題成果的融合與應用,為紅黃壤區複合障礙消減與示範搭建了重要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加強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納入其中,上述項目的實施,為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提供了理論參考和技術支撐。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