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深觀察丨2025肉類産業創新發展大會:“知標用標”行動啟動、AI技術賦能,産業突圍亮點紛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7 14:34:45
來源:新華網

産業深觀察丨2025肉類産業創新發展大會:“知標用標”行動啟動、AI技術賦能,産業突圍亮點紛呈

字體:

  新華網廈門9月17日電 題:産業深觀察丨2025肉類産業創新發展大會:“知標用標”行動啟動、AI技術賦能,産業突圍亮點紛呈

  記者 李楠

  9月13日至17日,“2025中國國際肉類産業周暨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産業周”)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作為産業周期間的重要活動之一,2025肉類産業創新發展大會同期舉行。大會期間,相關部委、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就我國肉類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開展了智慧分享和深度對話交流,重點探討肉類産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享肉類産業高質量發展思路。

  “肉類産業鏈重構”“行業科技創新”“消費市場變化”“知標用標守標”等關鍵詞成為大會熱議話題。

2025肉類産業創新發展大會現場

  洞察肉類細分産業發展趨勢與創新路徑

  中國肉類協會會長、世界肉類組織副主席陳偉指出,今年既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肉類行業需持續提升産品質量,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肉類作為民眾飲食剛需,肉類産業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産業。陳偉介紹,當前,中國肉類産業規模可觀。畜禽養殖方面,年出欄生豬7億頭、家禽170億羽,肉牛肉羊養殖業産值近萬億;肉類産量近9800萬噸,佔全球四分之一以上,連續30餘年居全球首位,豬肉、禽肉、羊肉産量全球佔比領先;規模以上屠宰及肉製品加工企業超5000家,收入近1.3萬億;年消費量超1億噸,且消費者對肉類品質等要求日益提升。

  中國肉類協會豬業分會會長於瑞波&&,“構建科學的産能布局,是生豬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必須從源頭把控産能規劃的科學性與前瞻性。同時,要將生物安全理念貫穿養殖、運輸、屠宰、無害化處理等全流程,為産業穩健前行築牢堅實的安全防線。”

  中國肉類協會牛羊業分會會長陳希濱認為,伴隨居民消費升級以及健康飲食理念的廣泛普及,牛羊肉憑藉其優質蛋白來源的特性,市場認可度持續攀升,行業規模呈現出穩步擴大的良好態勢。與此同時,産業鏈協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整個行業正逐步告別粗放擴張模式,邁向以質量、效率、創新為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長遠向好的基本面堅如磐石。

  中國肉類協會禽(蛋)業分會會長田立余指出,消費端,增長呈現多元化特徵,且對品質要求日益嚴苛。這促使行業從以往側重橫向或規模發展,轉向深入消費端,積極擁抱消費與渠道。科技端,傳統生産力要素逐漸失效,創造新生産力要素成為關鍵。

  中國肉類協會批發零售商分會會長楊新讚&&,近年來,中國肉類批發零售市場呈現持續擴容態勢。行業需朝着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方向邁進,産品應向高品質、多元化升級,銷售渠道需實現多元融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成為行業廣泛共識 。

  中國肉類協會機械裝備分會會長施明稱,當前,中國肉類加工設備行業正邁入從“製造”向“智造”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中國肉類企業應摒棄單純追求訂單的思維模式,將品牌建設置於核心地位;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精準聚焦核心技術,全方位提升産品質量與服務水平。

  中國肉類協會包裝分會會長宋建新稱,“材料革新與智能化是重要方向。”包裝産品智能化是解決産品生命周期難題、推動行業升級的關鍵。目前,中國肉類包裝正從傳統塑料向循環、可持續、智能方向轉型,政策、需求、創新與企業實踐是主要驅動力。

  中國肉類協會肉類食品配料分會會長郭江勇指出,當前,公眾健康意識持續提升,疊加“體重管理年”等相關政策落地推進,市場對健康肉類食品的需求愈發凸顯。在此背景下,肉類配料行業發展呈現兩大核心趨勢:一是“清潔標籤”成為主流方向,消費者對配料成分的簡潔性、透明度要求更高;二是“高蛋白”屬性備受青睞,契合健康飲食與體重管理需求。超八成受訪者會主動關注配料信息,為肉類配料産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潛力與市場空間。

  畜禽屠宰“知標用標守標”行動開啟

  一直以來,標準化都是推動肉類産業高質量發展、搭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引擎。當前,怎樣依據國家政策安排,借標準之力塑造産業發展品牌、搶佔市場先機,成為肉類産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大會期間,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作為全國屠宰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正式發起畜禽屠宰技術標準“知標用標守標”宣貫行動。該行動計劃用約5年時間,大幅提升屠宰標準實施水平,確保屠宰強制性標準規程得到全面、嚴格執行,推動重點推進性標準有效落地,助力規模化屠宰企業構建先進且適配的企業標準體系,培育一批高標準生産的屠宰企業,為屠宰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據悉,“知標用標守標”行動有三環節:一是知標宣貫,發揮全國屠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作用,多形式宣傳標準,讓知標深入行業;二是用標實施,鼓勵企業採用各級標準,完善自身標準,形成覆蓋全流程的體系,融入關鍵環節;三是守標提升,企業及時制修訂標準和文件,開展培訓解讀,從多方面強化標準落地,提供優質安全畜産品。

  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劉蕾&&,協會積極響應行動號召,向全行業發出倡議:構建全鏈條標準體系,以畜禽産品全生命周期為軸,打造覆蓋各環節的標準化網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構建透明化標準生態,確保標準執行到人、到崗、到工序,主動公開執行標準,接受社會監督;全産業鏈協同發力,共建高標準産業生態,聚焦創新需求,增強標準供給,培養專業人才,強化宣貫培訓,形成優質優價機制。

  會上,中國肉類協會豬業分會副會長、北京二商肉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鐵新,中國肉類協會牛人俱樂部分會執行會長、新鄉市雨軒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峰以及中國肉類協會發酵火腿分會執行會長馬曉鐘分別作表態發言,紛紛表達了攜手推動産業發展的堅定決心。

  科技創新成企業提質升級關鍵支撐

  在加快産業現代化進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時代背景下,行業科技創新的發展與應用已成為企業提質升級的關鍵支撐,為肉類産業未來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談及肉類行業未來,陳偉提出五項關鍵舉措:強化産業鏈建設,提升前端養殖技術水平與效率,從源頭夯實産業根基;推動工業反哺農業,促進産業協同發展;建立市場導向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效能,大力推進“推優”工作,引導行業形成良性競爭格局;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平衡進出口貿易,提升國産肉品市場競爭力;加強政策引導,為行業發展營造優良政策環境。

  福建聖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李景輝介紹,聖農集團作為國內現代化程度高、規模大且品質出眾的一體化産業鏈企業,是全球唯一靠採購飼料原料就能持續産出優質肉雞及製品的公司。其42年專注白羽肉雞産業,業務覆蓋七省一市,今年年産能達8億隻。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副總裁孟少華&&,肉製品行業關乎民生,必須緊跟消費升級步伐,全力推動産品創新。從當前發展態勢看,肉製品行業呈現五大關鍵趨勢:一是美味為根本,既要做好經典風味的傳承,也要達成生産標準化;二是包裝追求高顏值,以此吸引年輕消費者;三是營養健康成發展核心驅動力,藥食同源産品擁有廣闊潛力;四是清潔標籤産品注重精簡非必要配料;五是易拉易放的休閒食品等省時省力産品更受消費者喜愛

  克魯勃潤滑劑(上海)有限公司食品行業發展經理麥嘉豪針對肉類加工行業,系統介紹了創新潤滑解決方案的應用價值與合規保障。他圍繞食品級潤滑劑的分類標準、認證體系與節能效益,結合HACCP管理、FDA與GMP法規要求,詳細闡述了高性能潤滑産品在降低維護成本、減少污染風險、推動節能降碳等方面的具體作用,助力企業通過專業化潤滑管理實現能效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河南綠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廣勝以“屠宰業微利時代新引擎——污水站運維降本創利之道”為題,剖析了肉類行業環保現狀。他指出,當前肉類企業虧損現象普遍,行業已步入微利時代。污水噸水處理費用是肉類企業較大的支出項目。基於此,他從節約用水、推行清潔生産,合理選擇工藝與設備,提升設備節能效果,加強人員專業化培訓等方面,分享了成系列降本創利的實例應用方案。

  無錫日聯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振斌系統介紹了AI賦能的多模態光譜與X射線成像技術在食品異物檢測中的應用。他針對肉類等食品生産過程中常見的物理性污染問題,結合AI圖像識別、高光譜分析及物聯網雲&&等先進技術手段,深入闡述了智能檢測系統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實現高效精準品質控制方面的技術原理與落地價值,為企業構建智能化、低耗高效的産線檢測體系提供了可行方案。

  陳偉進一步建議,中國肉類産業同仁需齊心協力,強化頂層設計與政策引導,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質量安全與品牌建設水平,加強消費引導,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肉類産業發展模式,構建産業發展新格局,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從“大”到“強”的跨越。

【糾錯】 【責任編輯:張欣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