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誠健華宣布年內第二筆BD授權 轉讓3款自免管線-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0 10:39:3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諾誠健華宣布年內第二筆BD授權 轉讓3款自免管線

字體:

  10月8日晚間,諾誠健華(諾誠健華-U,SH688428,股價26.74元,市值471.87億元)宣布了公司今年的第二筆BD(商務拓展)。

  諾誠健華公告顯示,公司在美國的全資附屬公司InnoCare,與一家美國生物制藥公司Zenas達成授權許可協議,Zenas將獲得諾誠健華核心産品——奧布替尼在多發性硬化領域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以及奧布替尼在非腫瘤的其他治療領域的開發與商業化權益。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Zenas還獲得兩款臨床前分子(尚未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潛在藥物分子),即一款新型口服IL-17 AA/AF抑製劑和一款透腦性口服TYK2抑製劑的相關權益。

  根據諾誠健華公告,為此,Zenas將向諾誠健華支付達1億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包括2026年達成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向諾誠健華發行達700萬股Zenas普通股股票,包括在2026年初達到里程碑時向諾誠健華發行的股票。加上其他達成臨床開發、註冊和商業化里程碑的付款,潛在總交易金額超過20億美元。此外,諾誠健華有權就授權産品的年度凈銷售額,收取最高達百分之十幾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

  諾誠健華今年第二筆BD

  2025年是中國創新藥企業的BD大年。此次諾誠健華將奧布替尼及兩項臨床前資産有償許可給Zenas,已經是諾誠健華今年達成的第二筆BD,且延續了首筆BD“綁定股權”的形式。

  在此次交易標的中,BTK抑製劑奧布替尼是諾誠健華的核心産品,目前在國內獲批3項適應證均聚焦在血液腫瘤領域,分別是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R/R MCL)、復發/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R/ R CLL/SLL)和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奧布替尼治療原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PPMS)的Ⅲ期註冊臨床試驗已經啟動,治療繼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SPMS)的Ⅲ期註冊臨床試驗,預計2026年第一季度啟動。

  諾誠健華本次與Zenas達成的授權範圍,只涵蓋了多發性硬化領域的全球權益,以及所有非腫瘤治療領域。這意味着諾誠健華仍保留奧布替尼在腫瘤領域的全球獨家權利,形成腫瘤自研、自免授權的雙線布局。

  此外,新型口服IL-17 AA/ AF抑製劑、透腦性口服TYK2抑製劑均處於臨床前階段,目前還沒有明確適應證,但參照已獲批同類藥物,兩款藥物在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發揮作用。這也與Zenas的主攻領域吻合。

  公開資料顯示,Zenas於去年9月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現有産品均處於臨床階段。

  除了奧布替尼,諾誠健華的主要候選藥物Obexelimab是一款雙功能單克隆抗體。諾誠健華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布Obexelimab治療復髮型多發性硬化(RMS)MoonStoneⅡ期臨床試驗12周的主要終點頂線數據,並於明年第一季度發布24周數據。

  對於本次與諾誠健華的合作,Zena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onnie Moulder&&,奧布替尼具有成為best-in-class(同類最佳)創新藥的潛力,另外兩款藥物則是潛在best-in-class分子,預計2026年提交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並啟動Ⅰ期臨床開發,並預計2027年獲得口服IL-17AA/ AF抑製劑的初始患者臨床數據。 

  3款自免管線各有價值

  早在2021年,諾誠健華曾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渤健就奧布替尼達成合作,約定將奧布替尼在MS領域的全球獨家權利、除中國以外區域內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獨家權利授予渤健。不過在2023年,渤健決定“為便利而終止”(Terminate for Convenience)雙方此前達成的合作和許可協議,該項合作就此結束。

  如今,諾誠健華再次將奧布替尼的相關全球權益轉讓,意味着全球BD風向已經發生巨大變化。9月下旬,曾有國內藥企創始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外企業對中國藥物試驗數據的態度發生了積極轉變,BD不是“賣産品”,而是企業謀求出海的共贏手段。

  從市場前景看,諾誠健華此次轉讓的3款自免管線各有價值。其中,多發性硬化在亞洲和非洲國家發病率整體較低,但在歐美國家發病率相對較高。奧布替尼的Ⅲ期註冊臨床試驗針對的PPMS分型,僅奧瑞利珠單抗一款産品獲批,存在較大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開源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全球範圍內布局MS適應證進度較快的BTK抑製劑共有5款,其中德國企業默克的Evobrutinib因療效不足及安全性問題已停止開發。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在激酶選擇性、靶點親和力、結合率與半衰期上均展現出優勢,具有較強的臨床開發潛力。

  新型口服IL-17 AA/AF抑製劑則切入了劑型痛點,目前,以司庫奇尤單抗為代表的全球暢銷的IL-17抗體藥物需要注射給藥,部分患者存在用藥抵觸。此外,透腦性口服TYK2抑製劑的機理適用於銀屑病等適應證,目前全球只有1款口服的選擇性TYK2抑製劑獲批,即2022年在美國獲批的百時美施貴寶的Sotyktu。

  不過,業內也有分析指出,創新與風險並存。比如,口服IL-17抑製劑的研發面臨藥物穩定性、生物利用度、胃腸道吸收等挑戰,目前已經成為眾多藥企努力的目標,其中包括中國藥企。今年5月,歌禮制藥宣布其用於治療銀屑病的口服小分子IL-17抑製劑ASC50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

  這對諾誠健華的資金實力提出了要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諾誠健華持有現金及相關賬戶結餘約76.8億元,在生物科技公司中,諾誠健華資金儲備較為充足。(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糾錯】 【責任編輯:黃海榮 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