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貨幣基金,平時我們關注的較多的可能是萬份基金單位收益、7日年化收益率等收益類的指標。實際上,貨幣基金的風險也是值得我們留意的。今天就來聊一聊反映貨幣基金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貨幣基金偏離度。
貨幣基金的偏離度是什麼?
一般而言,貨幣基金通常採用攤余成本法估值,即按照買入資産的成本計價,在剩餘期限內每日均勻分攤損益。這也是貨幣基金的每日收益表現較為穩定的原因之一。
但是,貨幣基金持有資産的市場價格會發生波動,實際價格可能高於或低於賬面價值。
所以,基金管理人還會以實際市場價格對基金持有的資産進行重新估值(即影子定價法),並與攤余成本法計算的賬面凈值對比,二者的差異幅度即為偏離度,計算公式為:
貨幣基金偏離度=(影子定價法凈值-攤余成本法凈值)/攤余成本法凈值*100%
偏離度為正數代表正偏離,負數則代表負偏離。
舉個例子,若某貨幣基金按攤余成本法計算的賬面價值為100億元,實際市場價值100.3億元,那麼偏離度=(100.3-100)/100*100%=0.3%,為正偏離;若市場價值為99.8億元,則偏離度=(99.8-100)/100*100%=-0.2%,為負偏離。
貨幣基金的偏離度代表了什麼?
正偏離&&貨基持有資産的實際價值大於賬面價值,貨基存在浮盈,後續可能釋放收益帶來短期利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偏離度並不是越高越好,如果是通過較長的久期或較高的杠桿獲得的正偏離,可能會給組合帶來較大的潛在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負偏離&&貨基持有資産的實際價值小於賬面價值,貨基存在浮虧,後續發生贖回時,這部分浮虧就有可能會因資産的出售而轉變為實質性虧損。
為避免賬面價值與實際價格的差異過大,根據《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貨幣基金需每個估值日計算偏離度,若偏離度絕對值超過某一水平,基金管理人應採取對應的措施來應對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具體可以查閱下面的表格。
資料來源:中國證監會《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貨幣市場基金信息披露特別規定》
哪可以查看貨幣基金的偏離度?
貨幣基金在季報、中報、年報中均會披露偏離度水平,具體可以查閱“投資組合報告”章節。除披露偏離度的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之外,定期報告中還會對報告期內偏離度絕對值達到閾值的情況進行展開説明。
某貨幣基金季報中披露的偏離度信息
總結來説,偏離度是幫助投資者感知貨基潛在的估值波動風險的重要指標之一。短期的小幅偏離是貨幣基金運作中的正常現象,投資者無需過度擔憂,但需要對連續多個季度偏離度絕對值持續走高或偏離度接近閾值的情形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