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寵物經濟消費調查報告。線下體察結果顯示,在60個寄養樣本中,17家機構(佔比28.33%)存在環境問題;48.85%受訪者認為寵物食品消費市場核心痛點為質量不穩定(如成分造假、臨期産品)。
54.42%的受訪者飼養貓
江蘇省消保委投訴與法援部主任傅錚介紹,本次調查的線上問卷調查部分,通過江蘇省消保委及南京、蘇州、淮安、揚州、鎮江五地市消保委(消協)官方微信公眾&&進行問卷推送,共回收有效樣本7610份。線下體驗式調查部分深入“寵物寄養”細分市場,由調查員前往五地市主城區的“寵物醫院/診所”與“寵物店”進行體驗式消費、觀察,每個城市體察12份有效樣本,有效樣本60份。輿情數據為2024年9月1日~2025年8月31日省內涉及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保險、寵物殯葬四方面的輿情信息,共計25029條。
飼養貓的受訪者佔比最高,達54.42%;其次是狗的比例為41.39%;鳥類和水族類(魚、龜等)的飼養比例分別為17.12%和16.87%;小型哺乳動物(倉鼠、兔子等)的飼養佔比為11.77%;爬行類(蜥蜴、蛇等)動物的飼養佔比相對較少,佔比4.40%。
對寵物食品質量不滿意
寵物食品消費分層明顯,以中端消費為主。每月寵物食品支出300~499元的佔比最高(33.66%),其次為每月支出100~299元(24.71%)與500~999元(22.56%),三者合計超八成。
在寵物食品、用品領域,存在着“高需求、低信任”矛盾。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認為當前寵物食品消費市場的核心痛點為質量不穩定(如成分造假、臨期産品),佔比為48.85%,其次為産品種類單一(37.90%)、價格虛高(36.92%)與虛假宣傳(36.58%)等問題。
調查問卷數據顯示,僅有25.57%的受訪者反饋寵物食用寵物食品後未出現任何問題,39.45%的受訪者反饋寵物食用寵物食品後出現過“食欲減退”現象,30.29%的受訪者反饋寵物出現了“毛髮”問題,27.27%的受訪者反饋寵物出現“皮膚過敏”問題,18.98%的受訪者反饋寵物出現“腹瀉/嘔吐”。
寵物食品、用品消費領域宣傳與實際不符問題同樣存在。如寵物糧在宣傳中&&含有鮮肉,展示的配料表上原料組成前兩位是鮮雞肉和鮮魚肉,而實際配料表原料組成前兩位為雞肉粉和魚粉。
部分寄養機構存在環境問題
節假日與突發情況驅動寵物寄養消費。45.93%的受訪者(3495人)有過寵物寄養經歷。選擇寄養的主要原因是節假日返鄉、臨時緊急事件(如住院)和外出旅行/出差,佔比分別為47.24%、44.35%和36.42%。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僅16.25%的受訪者(568人)寄養期間寵物未出現問題。行為異常(焦慮、攻擊性增強,43.09%)、體重明顯下降(33.30%)、健康問題(腹瀉、嘔吐等,22.09%)佔比最高,或與寄養環境壓力、護理專業性不足相關。
線下體察發現,60個寄養樣本中,12家機構(佔比20.00%)未在醒目位置張貼營業執照等相關資質;29家機構(佔比48.33%)未與消費者簽署明確的寄養協議。
17家機構(佔比28.33%)存在環境問題:一是未進行分區域寄養,如,貓狗或其他類型寵物養在相近區域;寄養寵物與住院寵物養在相近區域。二是部分機構寄養環境較差,垃圾和寵物排泄物未及時清理、通風差,臭味大等。三是缺乏安全防護措施,11家經營主體缺乏安全防護措施或安全措施常開,入口處缺少圍欄,存在寵物走失風險。
本次調查還發現寵物醫療收費混亂、資質不足;寵物保險條款難懂、理賠難;寵物殯葬質價不符等問題。
江蘇省消保委分析,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三:企業逐利性強,研發投入不足;標準不完善,違法成本低;人才缺口大,服務流程與管理制度不完善。建議完善行業標準、提升服務質量、完善管理制度、規範市場宣傳。(記者 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