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熱,“防曬經濟”再掀“滾滾熱浪”-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7 09:03:55
來源:工人日報

天氣轉熱,“防曬經濟”再掀“滾滾熱浪”

字體:

閱讀提示

隨著天氣轉熱,在很多城市的街頭,“全副武裝”的行人不在少數。近年來,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人們的防曬意識正加速提升。與此同時,一些企業紛紛布局“硬防曬”賽道,“防曬經濟”不斷升溫。 

 

近段時間,各地氣溫不斷升高,日照強度日益增強,消費者對防曬霜、防曬服、遮陽傘等防曬用品的需求也持續升溫,“防曬經濟”迎來自己的“主場時刻”。

防曬意識提升催熱“防曬經濟”

“防曬做得好,防黑又防老。”在被問到為什麼熱衷防曬時,在北京上班的95後郭女士如此回答。記者看到郭女士手持遮陽傘、身著防曬服、面遮“臉基尼”,鼻子上還架著墨鏡……她告訴記者,自己住的地方離單位很遠,每日通勤時間長,夏天不做好防曬擔心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走在北京街頭,記者發現,像郭女士這樣“全副武裝”的行人不在少數。“日光照射會讓皮膚出現黑斑。”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孫秋寧解釋説,因為強烈的紫外線會讓膠原蛋白斷裂,尤其是人到了中年以後,紫外線會加速破壞皮膚纖維,從而加速皮膚的老化。

近年來,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對“光老化”有了認識,防曬意識也加速提升,防曬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護膚環節。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搜索“防曬”“抗光老化”等關鍵詞,相關筆記、帖子數量多達百萬,話題閱讀量達25億,其中涵蓋“光老化”知識科普、護膚經驗分享、防曬用品測評、防曬服穿搭等內容。

大眾防曬意識的提升為本就火熱的“防曬經濟”又添一把柴。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防曬衣行業標準白皮書》,2022年我國防曬服配市場規模已達675億元,預測到2026年,這一數字將接近958億元。

企業紛紛布局“硬防曬”賽道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商場發現,在美粧類店鋪中,防曬霜、噴霧等用品可佔據3到4個貨架,品牌多達十幾種。導購告訴記者,從4月開始,前來咨詢、購買防曬用品的人數明顯增多。在電商平臺,防曬用品更是成為“爆款”,在某電商平臺檢索“防曬”關鍵詞,綜合排序第一的商品已有超100萬人付款。

相較于2023年,今年防曬市場的熱度只增不減。據義烏國際商貿城官方數字貿易平臺今年5月初發布的數據,2024年義烏國際商貿城防曬用品商鋪數比2023年同期增加近40%,防曬面罩、冰袖等産品最為暢銷。

一些企業也紛紛布局“硬防曬”賽道。除了以防曬起家的輕量化戶外品牌蕉下,常服品牌波司登、太平鳥,戶外品牌北面、探路者,運動品牌李寧、安踏等眾多商家都推出了“防曬+”理念的産品。

“什麼值得買”美粧行業負責人楊雪婕認為,今年“618”個護美粧類消費不僅與節日相掛鉤,更呈現出明顯的季節特色。5月20日,“618”大促啟幕活動開始4小時內,平臺彩粧、護膚相關産品交易額分別實現同比增長391.39%、532.79%。其中,脫毛儀、防曬、隔離都成為大熱單品,展現出“夏日經濟”強勁的消費力。此外,“防曬服”這一近年爆發的細分品類極大撬動了女裝市場,“618”開啟後的前4小時,女裝交易額前5的産品均為防曬服飾,蕉下、優衣庫、哈吉斯成為用戶首選防曬服品牌。

“精細化”需求帶動市場升級

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目前,消費者對防曬産品的功能需求已不僅限于基本防護。60後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她退休後閒暇時間多,經常外出遊玩,防曬需求高,但在夏天“全副武裝”很是悶熱,拍照也不好看,所以她會更傾向于選擇“冰絲”類防曬衣,市面上新興的防曬長裙、套裝也因時尚的外觀更受李女士青睞。

在運動品牌區挑選商品的70後李先生説:“平時戶外運動比較多,跑個步騎個車,偶爾爬爬山,太陽直曬可受不了。”他表示,自己選購防曬産品時更關注其適應戶外場景的專業性,如高防曬係數、輕薄布料、防水材質等。

消費需求的精細化催生了多元化的商品,越來越多的品牌進軍“防曬圈”,防曬市場進一步升級。

在以防曬霜為代表的“軟防曬”賽道,大量品牌推出具有控油祛痘、補水保濕、維C抗氧等不同功效的産品,以滿足各類膚質消費者的需求。在“硬防曬”賽道,在防曬衣不斷向全人群滲透的趨勢下,今年蕉下升級了男士和兒童産品線。

業內人士指出,不同性別、年齡層的消費者都有防曬需求,男性防曬市場的活力正逐步提升,大眾對防曬産品性能的多樣化、場景化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從趨勢上看,差異化的人群、精細化的需求,會進一步擴大整個防曬市場的規模。(記者 于芊芊)

【糾錯】 【責任編輯:劉夢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