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熱”持續擴容,戶外經濟勢頭強勁-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6 08:50:10
來源:工人日報

“戶外熱”持續擴容,戶外經濟勢頭強勁

字體:

去年冬天,與專業戶外運動場景深度綁定的衝鋒衣,一躍成為大眾消費市場“頂流”單品。在今年春天,戶外運動熱度仍在持續飆升。從溯溪到露營,從騎行到徒步,戶外運動逐漸成為城市人群回歸自然、尋找解壓生活的流行生活方式。

熱潮持續

中國戶外運動發展正迎來春天。據內容平臺“小紅書”公布的數據,2023年戶外筆記發布數量達到1.3億,同比增長270%,筆記閱讀量超過6225億,同比增長570%。

這股戶外風潮也從去年延續至今且不斷升溫。成都某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五一”期間,當地四姑娘山等熱門徒步線路實現爆單。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露營、騎行、登山、徒步等戶外運動熱度均明顯上升。“徒步”相關搜索量同比增幅近100%,筆記攻略數增幅超190%;“騎行公園”“騎行俱樂部”“露營燒烤”等成為熱門搜索詞。

“以前露營人群以年輕人為主,但現在家庭出行越來越多,老中青幼一起露營越來越常見。”據一位資深戶外從業者介紹,戶外運動在持續升溫,已滲透到各年齡層。“以前的戶外客戶群主要是硬核山友,年齡相對成熟,而現在,消費者中年輕人的比例大幅增加,需求也從過去比較單一的功能性擴展為以表達自我為代表的多元訴求。”

産業火爆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出臺《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動戶外運動産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有豐富的山地資源,當經濟發展起來、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旅遊觀念升級、傳播效率提升,加上政策利好,戶外運動的起勢就有了東風。

特賣電商唯品會相關數據顯示,3月中旬以來,戶外穿搭、運動鞋服銷量爆發,其中跑步鞋銷量同比增長54%,運動衛衣銷量同比增長62%,衝鋒衣銷量同比增長70%以上。

在露營市場上,各種新潮玩法不斷開發,已涌現出“露營+音樂”“露營+採摘”“露營+集市”等各類融合業態。不少餐飲品牌推出便于外帶和儲存的露營套餐,深受消費者青睞。

騎行市場也持續細分發展,逐步延伸出山地車、公路車、城市自行車等不同産品品類。各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以自行車為載體的各類騎行裝備消費也十分火熱。

根據《中國戶外運動産業發展報告(2022—2023)》,2022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市場規模為1971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到2400億元。可以説,在市場、政策等多重利好因素的疊加作用下,“戶外”成為體育産業當下最熱門的賽道。

搶奪市場

據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的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人次,參與率接近30%,而歐美髮達國家戶外運動參與率超過50%。這意味著中國戶外運動市場仍有可觀的成長空間。

商機巨大,圍繞戶外運動的商業化動作也在不斷擴容,國內外戶外裝備品牌紛紛搶食這一市場。此外,很多戶外俱樂部在全國各地成立,承接戶外出遊業務的旅行社也在增加。

安踏幾年前便收購了始祖鳥和薩洛蒙等專業戶外品牌;戶外裝備渠道商三夫戶外去年底發布公告,與瑞典戶外運動品牌攀山鼠成立合資公司。此外,主打羽絨服的波司登,做防曬服起家的蕉下去年都跨界入局,陸續上線了衝鋒衣産品。快時尚品牌Zara則選擇進入滑雪賽道。

值得關注的是,近些年來,本土戶外裝備品牌産品在技術研發和創新上取得顯著進步,産品在功能性和耐用性上也越來越好,依靠性價比不斷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擁有27.9萬余家戶外運動相關企業。其中46.5%的企業成立于1~5年內,成立于1年以內的企業佔23.9%。

《戶外運動産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戶外運動龍頭企業。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政策的支援和市場的發展,戶外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因文化、消費偏好、氣候環境的不同,市場對産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同時,市場對個性化、高端化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記者 楊冉冉)

【糾錯】 【責任編輯:劉夢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