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rait

牢記“國之大者”,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山東黃河河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群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説,山東黃河河務局始終牢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這個“國之大者”,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黃河力量。

精彩觀點
1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山東黃河河務局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2

牢記“國之大者”, 配合推進有關頂層設計,構建山東黃河保護治理“五大體係”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122/153e58eb6fec478faf544b4216fcae24.mp4

 

山東黃河河務局作為黃河山東段保護治理的專責機構,始終牢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這個“國之大者”,積極配合水利部、黃委和山東省開展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問題研究,配合推進有關頂層設計,主動融入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樣板區、長久安瀾示范帶等五大布局規劃建設。先後部署25項專題任務,編制信息化、人才發展等4個專項規劃,制定河口、東平湖綜合治理提升方案,制定貫徹落實黃河戰略規劃綱要實施方案。並立足新階段黃河保護治理使命,係統提出落實“黃河戰略”的總體思路,即構建包括“一段兩核”防洪安全體係、“一分一管”供水安全體係、“一區三帶”生態保護體係、“兩維一體”水沙調控體係、“一點三線”文化保護傳承體係在內的山東黃河保護治理“五大體係”,初步形成了新階段山東黃河保護治理和高品質發展框架。

經過近幾年的積極努力,“五大體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防洪安全體係延續了人民治黃76年以來伏秋大汛歲歲安瀾,供水安全體係確保了黃河山東段連續22年不斷流、連續18年無預警,水沙調控體係保障了主河槽過流安全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量級,文化保護傳承體係樹起了“河潤山東”等治黃文化品牌,實現了全局文明單位創建全覆蓋。

1

作為黃河入海前的“最後一站”,確保黃河長久安瀾,山東責任重大。保障黃河防洪安全方面,山東黃河河務局有哪些典型舉措?

2

聚焦“一段兩核”,持續推進防汛工作現代化建設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122/406d6bdb2c0f4ac1b2cb5cb788a2df21.mp4

 

我們聚焦“一段兩核”(即山東黃河安瀾段,東平湖、河口綜合治理核心區)防洪安全體係,持續推進防汛工作“履職法治現代化、管理體系現代化、資訊處理現代化、防禦技術現代化”建設,全力保障黃河防洪安全,為我省及相關地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是構建黃河防洪工程新體係。全面完成“十三五”重點工程建設,806公里堤防實現全線標準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和生態景觀線;東平湖蓄滯洪區防洪工程建設全面完成,金堤河幹流河道治理工程(山東段)完工,山東黃河已形成較為完備的防洪工程體係。

二是建立防汛責任落實新機制。突出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備汛防汛,建立健全洪水期聯合研判機制、大汶河流域汛情共用機制。壓實黃河防汛行政首長核心責任,以省政府和省防指文件修訂印發黃河防汛職責和管理規定,優化調整各級防禦大洪水局領導防汛職責,培養101名搶險專家,建立常態化蹲點駐守、分流量級精準下沉機制。

三是注入現代智慧防汛新動能。開展以“三個全覆蓋”感知網為基礎、以數字孿生平臺為核心、以“2+N”智能應用體係為終端的智慧山東黃河建設新實踐。在全河率先建成視頻監控、無人機、遠端會商“三個全覆蓋”,1851處監控點、149架無人機、169臺遠端會商係統互聯形成資訊感知“末梢神經”,實現對防洪工程全天候、多角度、立體化的巡查觀測,推進防汛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聚力打造“治黃新一線”。

四是奏響防汛河地融合新樂章。協同政府推動防洪工程全線亮化,在229處重點工程鋪設電力線路244公里、架設照明設備3348盞;拓展防汛物資代儲深度與廣度,形成“國家常備防汛物資為基礎,協議代儲、産能儲備等為補充”的鏈條式供應框架。凝聚各方隊伍合力,探索建立“1+N”,即黃河專業隊伍+消防救援隊伍、社會力量、群防隊伍 、武警部隊等多元力量,參加黃河防汛搶險新機制試點。

1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作為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具體部署,下一步山東黃河河務局如何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2

持續深化構建“五大體係”,強力推動智慧山東黃河建設,聚力打造“治黃新一線”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122/6c467581c4784301955c0a8e070d7741.mp4

 

黨的二十大為推動新階段黃河保護治理提供了新方向、新要求,我們將切實把黨的二十大做出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動新階段山東黃河保護治理和高品質發展的思維理念、工作思路和具體行動,持續深化構建山東黃河保護治理“五大體係”,強力推動智慧山東黃河建設,聚力打造“治黃新一線”,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走在前,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黃河力量。

一是堅持人民至上,堅決築牢抵禦水旱災害安全防線。繼續扛牢防洪保安責任,全力推動黃河下遊引黃涵閘改建及“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設,推廣建立“1+N”防汛搶險隊伍、防汛物資保障長效機制,加強巡查防守、科學精準調度、搶早搶小搶住,全力確保黃河防汛安全。

二是堅持規劃引領,健全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框架體係。立足山東黃河實際,深度參與《黃河流域防洪規劃》修編,完成《河口綜合治理規劃》《“二級懸河”和下遊灘區綜合提升治理方案》編報,推動刁口河、東平湖綜合治理可行性研究。

三是堅持“四水四定”,精打細算用好黃河水資源。充分發揮黃河水量計劃指標的剛性約束作用,全力支援山東省工農業生産、城鄉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統籌做好河口三角洲生態補水、華北地下水超採區補水和膠東調水工作,發揮黃河水的最優效益。

四是堅持生態優先,全力維護山東黃河健康水生態。做好黃河保護法學習宣貫,推進配套水法規體係建設,深化與公檢法、河長辦的協作配合機制,推動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打造“河暢、水凈、岸綠、景美”的黃河生態畫卷。

五是堅持科技賦能,全力推動智慧山東黃河落地見效。深化“三個全覆蓋”應用,豐富完善“天空地河”感知網,探索建設山東黃河大數據中心和省級數據中心,完善幹流洪水預報、東平湖調洪演算、大汶河洪水預報等模型。循序推進黃河工程研究中心、山東黃河水沙研究中心等科創平臺建設,力求在泥沙利用、防汛材料替代研究和遙感技術應用方面實現突破。

六是堅持文化“兩創”,講好保護黃河文化山東篇章。挖掘拓展黃河治理文化的時代內涵與精神譜係,全面推廣“河潤山東”治黃文化品牌體係,聚焦提升水工程與水文化融合載體,提升傳統治河技藝教育展示基地應用成效,聯合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設計發布精品研學課程,推出有影響力的黃河文獻、圖片係列展覽。

李群
山東黃河河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