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高難度的舞技令人難忘 《海盜》:好看的不止32個揮鞭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4 08:58:44
來源:文匯報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高難度的舞技令人難忘 《海盜》:好看的不止32個揮鞭轉

字體: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攜經典舞劇《海盜》亮相上海大劇院。文匯報記者 葉辰亮攝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在上海大劇院10月22日《海盜》首演翌日,許多觀眾仍難忘前一夜高難度炫技的舞蹈,女主角“米多拉”捷廖什金娜的32個揮鞭轉穩如定海神針,扮演阿里的金基珉連續踢腿轉身跳滯空時間驚人,這些都是從前一天深夜持續到第二天的火熱話題。

飛起來的舞者,飛起來的現場

《海盜》首演於1856年,對比同時期作品,《仙女》輕盈,《吉賽爾》抒情,《葛蓓莉亞》天真童趣,《海盜》的情節性更強。舞劇以東地中海沿岸為背景,海盜頭目康拉德和女奴米多拉在海難的風浪中相遇,海盜和奴隸這些被認為有着禁忌身份的小人物真誠相愛,蔑視權威的海盜智鬥蘇丹和他的軍隊,最終帶着解放了的奴隸到海上開啟自由的人生。地域風情、男女愛情和小人物的冒險,這些因素讓《海盜》有強烈的敘事性,芭蕾技巧和戲劇張力達到極具觀賞性的平衡點,即使不熟悉芭蕾舞的觀眾也會被《海盜》高難度、標杆級的技巧所吸引,更會沉浸於舞蹈對劇情大場面的“速寫”。

全劇最負盛名的是第二幕發生在海盜洞穴裏康拉德、阿里和米多拉的“三人舞”,以及頻繁出現在芭蕾賽事中的“海盜雙人舞”,這段米多拉和阿里的舞段經由傳奇芭蕾巨星努裏耶夫改編,被視為芭蕾舞者技巧的試金石。這是一個炫技的華彩舞段,米多拉麵對康拉德被背叛、她即將被出賣給蘇丹,編舞以32個揮鞭轉的高難度技巧表達女主角在困境中的果斷。捷廖什金娜在這段演繹中,不僅足尖技巧毫無瑕疵,她的速度和力度讓她的身體如同一柄劈開舞&的利劍,劇場裏的時間幾乎因她而停滯。這個段落同時給了男舞者足夠的發揮空間,金基珉的阿里連續5圈旁腿轉,起跳輕盈,空中姿態凌厲豪邁,無愧於他在社交網絡上獲得的“飛人”稱號。阿里起飛的片刻,現場觀眾的情緒也跟着飛了。

給上海觀眾留下更好的印象

舞團現任藝術總監安德里安·法捷耶夫深知上海觀眾挑剔,在國際名團競演的上海國際藝術節舞&上,他希望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能讓這裡的觀眾震驚,留下更好的印象,然後建立起互相信任的關係”。為此,《海盜》這次帶來上海兩套差異化陣容。首演雲集四位首席舞者,是馬林斯基聞名世界的頂配卡司。第二夜的演出是“青春版”,強勢推出舞團的新面孔,扮演希臘女孩的阿莉薩·巴裏諾娃去年才畢業於瓦崗諾娃芭蕾舞學校,飾演阿里的阿列克謝·奧羅霍夫斯基是今年9月加入馬林斯基的小夥子。

捷廖什金娜和金基珉引發的轟動並不意外,在昨日午後的劇場後&,整個舞團更多地在為“青春版”亮相,外松內緊地準備着。下午四點,胖胖的舞&&術總監帶着一群觀眾悄悄來到側幕,解析海盜船怎樣在&上乘風破浪。他帶着眾人小心地繞開舞&,因為此時在&上,基訓老師正在給阿莉薩·巴裏諾娃加班排練。一小時後,基訓老師反復對年輕姑娘強調若干舞姿技術的要點,終於放她離開。緊接着,立刻喚來年輕的群舞演員們開始一小時的基礎訓練。舞&總監帶領觀眾參觀時,經過一匹和實物等大的道具馬,馬背上蓋着的織金花毯已經有些磨損了,他伸出雙手很愛惜地撫摸着,嘆息地説出:“這個版本已經演了35年,許多東西看起來有些舊了,但是不要緊,到了&上,燈光一照,一切都會是很美的。”他的這句話,道出了馬林斯基這艘“芭蕾航母”為何依然驚人,因為嚴謹地面對技藝,珍重地對待作品,所以大幕開啟,燈光下,“一切都是很美的。”

一部舞動的藝術史

法捷耶夫期待《海盜》能讓觀眾短暫地忘記生活的瑣事和煩惱,因為頂級芭蕾藝術而進入一個奇幻的世界。《海盜》首演時,當時的劇場藝術進入浪漫主義晚期,由於“大航海時代”拉近了東西方之間的距離,歐洲文藝作品對東方的嚮往和想象達到巔峰。

《海盜》自首次亮相就追求豪邁的舞&奇觀,人物眾多,布景和服裝極盡華麗,音樂、舞蹈和演出整體的色彩是極致燦爛華麗的。馬林斯基的這個演出版本,通過投影、繪景和實景的結合,創造美輪美奐的劇場視聽現場。大幕拉開,投屏畫面和繪製景片重疊在一起的視覺效果,把觀眾立刻帶到風暴中的海面,實體的巨大海盜船在濃雲和巨浪的畫片裏穿行,因為燈光的魔力,現場看起來遠比好萊塢大片《加勒比海盜》的特效畫面更驚人。道具海盜船的尺寸巨大,船身就比成人更高,船體上的帆和繩索細節俱全,四位男女主角穩坐上方仍顯寬敞,舞團希望還原海上生活的美好想象。

舞&總監幾次強調:“《海盜》不算大製作,我們巡演只動用了3個集裝箱,我們有些戲要十幾個集裝箱呢。”《海盜》的主要舞美是為了打造金碧輝煌的蘇丹皇宮:背景挂滿東方織物,宮女們要穿金絲銀線的多彩華服,皇家花園那一幕繁花錦簇的景片,看起來是人間伊甸園。尤其是一個在現實中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巨大噴水池,通過舞&滑軌不動聲色地嵌在蘇丹花園景片的圖層中,隨着&上機關開啟,真實的流水潺潺映襯宮女們舉着花環群舞,虛虛實實地創造出一個夢的場景,觀眾被拽入了銀月籠罩的伊斯蘭庭院。《海盜》在19世紀演出時,歐洲中心的“東方想象”豐富了舞蹈的色彩,時至今日,當“東方主義”被質疑,馬林斯基的這版《海盜》弱化“異邦傳奇”的一面,而是張揚浪漫美學的風帆,上演一部舞動的“藝術史”——在壯麗的色彩、布景和舞蹈中,感受風浪和陽光的激情。(文匯報記者 柳青)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