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浪漫唯美,《海盜》血脈僨張,10月11日至14日,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兩台經典力作在北京圓滿落幕。2024年至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至11月9日,馬林斯基劇院、艾夫曼芭蕾舞團兩支極能代表俄羅斯藝術水準的藝術勁旅還將在國家大劇院帶來6&&戲,以交響樂、歌劇、芭蕾多種藝術門類展現兩國的文化對話與舞&情緣。
緊隨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將由指揮大師捷傑耶夫率領,再次返京。10月21日,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將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同&獻聲。上半場,鋼琴家羅維將與樂團合作演繹鋼琴協奏曲《黃河》,下半場,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與之呼應。這兩部宏偉篇章分別以黃河的怒吼與列寧格勒的堅韌為意象,雖誕生於不同國度,卻同樣凝聚着民族精神,共同歌頌了人類在逆境中不屈的尊嚴與生命力。
10月22日,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合唱團將呈現普羅科菲耶夫《第三交響曲》與馬勒《第三交響曲》。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以新穎的和聲語言、複雜的節奏與強烈的戲劇性著稱;“馬勒三”則用六個樂章構建了從自然到哲思的宏大篇幅,捷傑耶夫對兩部“第三”交響曲的架構和詮釋將成為一大看點。10月23日,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合唱團繼續登&,他們攜手馬林斯基劇院歌唱家,聯袂北京愛樂合唱團,以音樂會版形式呈現柴可夫斯基歌劇《黑桃皇后》。1890年,《黑桃皇后》在馬林斯基劇院完成世界首演,歷經百餘年,馬林斯基劇院演出的版本仍有不可替代的權威性。
將於10月25日至26日登&&京藝術中心的國家大劇院製作威爾第歌劇《奧賽羅》,將由捷傑耶夫揮棒,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現場演奏。這一版《奧賽羅》由著名意大利歌劇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執導,強卡洛繼承父親、傳奇男高音馬裏奧·德·莫納科的藝術血脈,在宏大場景中細膩展現奧賽羅、亞戈等人物複雜的性格轉變。演出陣容方面,亞美尼亞功勳藝術家霍萬涅斯·艾瓦江飾演奧賽羅,俄羅斯功勳藝術家阿爾賓娜·沙吉穆拉托娃、獲得多項國際聲樂大獎的伊琳娜·丘裏洛娃共同飾演苔絲黛蒙娜,飾演反派亞戈的阿倫巴特爾·鋼巴特爾是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金獎得主,並剛剛斬獲2025年俄羅斯“歌劇之神”獎。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金鄭建、關致京、扣京以及歌唱家王璟、梅傑、陳健等也將飾演重要角色,展現中國歌劇力量的國際水準。
重新定義俄羅斯芭蕾當代形態的艾夫曼芭蕾舞團,將接棒馬林斯基劇院繼續演出。11月6日至9日,舞團將在北京藝術中心上演《安娜·卡列尼娜》與《卡拉馬佐夫兄弟》。編舞大師鮑裏斯·艾夫曼開創的“心理芭蕾”流派把舞者轉化為探索人類精神世界的媒介,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艾夫曼以極具張力的肢體語言塑造了一場視覺詩歌,作品拋開了列夫·托爾斯泰小説中所有的故事副線,將重點集中在了安娜、卡列寧和沃倫斯基的愛情糾葛上,並用舞蹈語言勾勒了安娜·卡列尼娜的重生;《卡拉馬佐夫兄弟》標誌着“心理芭蕾”藝術的又一次深化與超越。艾夫曼銳利地聚焦於角色間的靈魂爭鬥與哲學拷問,這場關於信仰淪喪、理性掙扎與慾望奔涌的靈魂風暴,將借由舞者們充滿張力的肢體語言外化為震撼的舞&意象。(記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