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攜“宮廷美學盛宴”周末登&上海大劇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1 09:40:30
來源:新民晚報

北昆攜“宮廷美學盛宴”周末登&上海大劇院

字體:

明後兩天,北方崑曲劇院精心打造的宮廷風格崑曲《游園·驚夢》將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這部由邵天帥、王琛主演的崑曲經典,溯源故宮古籍經典,融合別開生面的表達,歷時兩年多傾心打造,旨在開啟一場穿越百年、情牽古今的藝術盛宴。

該劇古戲樓版去年12月在北京正乙祠戲樓首演時便引起轟動,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今年首度來華時也曾走進古戲樓觀看。

這一版特別的《牡丹亭》以夢境為敘事主線,串聯起“尋夢”“離魂”“冥判”“幽媾”等經典篇章,通過多維舞&調度,將人間、地府與幻境交織於一方戲&。這部集歷史底蘊、創新表達、非遺美學與沉浸式體驗於一體的宮廷崑曲,是傳統文化煥新的生動實踐。

詮釋東方審美

《游園·驚夢》創作團隊以《昇平署扮相圖》《宮廷演劇穿戴提綱》等宮廷文獻為根基,並特邀故宮博物院專家張銳操刀粧造設計,將明清宮廷服飾的莊重華麗與崑曲的浪漫婉約深度融合。

無論是杜麗娘的月白衫子、對兒紅披、青衣,還是十二花神、睡魔神的整體造型,均嚴格依照宮廷文檔記載的款式、顏色,參照文物進行再創作,讓觀眾恍若穿越時空,置身於明清宮廷的戲曲盛宴。

舞&上,十二花神手持的“寶石花”法器,是這部劇對“非遺工藝成就東方審美”的極致詮釋。每一朵寶石花都由玉石與寶石純手工打造,歷經選料、雕琢、鑲嵌等數十道非遺宮廷工藝,在舞檯燈光下熠熠生輝,將“花開富貴”的東方意象化作可觸摸的視覺奇觀。

織就朦朧畫卷

《游園·驚夢》以三面可旋轉的“月亮門”景片構建極簡舞&&學,配合七層紗幕的光影變幻,僅用幾何線條便勾勒出園林曲徑,燈光投射時形成似隔非隔的朦朧意境,呼應中式園林移步換景的含蓄美學。

舞&上12位白衣花仙與8位黑衣舞者的設置,更強化了這種虛實相生的美學表達——《游園·驚夢》需要觀眾以想象完成情境建構,這恰是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燈光設計如同一位神秘的織夢者,以光為針,以影為線,穿梭於虛實之間,着色於黑白之上,將舞&化作一幅流淌的畫卷,細膩勾勒出夢境與現實的交織。

全劇唱腔皆依故宮博物院藏清宮南府昇平署戲本工尺譜所譯,整體風格透着古樸雅韻。同時,融入宮廷雅樂元素,編鐘的大量運用與笙簫鐘鼓的齊鳴,更添宮廷莊重氣象,拓展了崑曲音樂的表現維度。(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糾錯】 【責任編輯:唐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