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的8月份國際石油市場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為68萬桶/日,較上月估值下調2萬桶/日,2026年需求增速為70萬桶/日。國際能源署將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長預期上調了37萬桶/日,預計今年增幅為250萬桶/日,2026年預期上調了62萬桶/日,至190萬桶/日。今明兩年供應增長遠超需求,預計國際石油市場供求失衡將進一步加劇。
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自年初以來,總計下調35萬桶/日。主要經濟體需求疲軟,在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需求大幅反彈的可能性渺茫。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消費表現弱於預期。經合組織國家消費增量不足,其中日本的石油需求處於數十年來的低點。
在眾多石油産品中,航空燃油成為例外,夏季旅行旺季推動歐美航空煤油需求創歷史新高。預計2025年全球航油需求將增長2.1%,成為所有油品中增速最快的品類。儘管如此,2025年770萬桶/日的需求規模仍較2019年疫情前水平降低18萬桶/日。
7月份全球石油供應量基本穩定在1.056億桶/日,“歐佩克+”國家減産23萬桶/日,但被“非歐佩克+”産油國的産量增長所抵消。8月3日參與自願減産的8個“歐佩克+”成員國同意於9月份額外增産54.7萬桶/日,這意味着自2023年11月達成的220萬桶/日減産協議將全面解除,此舉將推動“歐佩克+”産油國今明兩年石油産量分別增長110萬桶/日和89萬桶/日。儘管“歐佩克+”成員國大幅增産,“非歐佩克+”産油國仍將主導供應增長。受美國、加拿大和巴西原油産量增長推動,“非歐佩克+”産油國今明兩年産量也將分別增長130萬桶/日和100萬桶/日。
8月份全球原油加工量升至8560萬桶/日的歷史新高,預計2025年三季度同比增幅將達160萬桶/日,遠高於今年上半年13萬桶/日的平均增速。基於7月份全球煉油利潤飆升至近15個月來高位的良好表現,今年全球原油加工量預計將增長到8360萬桶/日,同比增加67萬桶/日,2026年預計將超過8400萬桶/日,同比增加47萬桶/日。
6月份全球石油庫存連續第五個月增長,環比增加2810萬桶,庫存量達到783.6億桶,創下46個月來高點。2025年二季度全球石油庫存日均增加150萬桶,其中,美國液態烴庫存增幅達到90萬桶/日,此外,海上浮倉原油庫存也有明顯增長。6月,經合組織工業石油庫存減少了2880萬桶,至275.8億桶,較去年同期降低了8800萬桶。
報告認為,當前國際石油市場暗流涌動。國際油價正受到快速變化的多重因素影響,特別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和伊朗這兩個産油大國實施新制裁措施、美國威脅向俄羅斯原油主要買家施壓等因素,都將嚴重衝擊石油貿易流向,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則將進一步制約石油需求增長。整個7月,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徘徊在70美元/桶上下,國際原油市場波動率驟降至歷史低位附近。然而8月初隨着“歐佩克+”達成增産協議,市場預期年底前全球庫存將出現增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隨後一度跌破67美元/桶關口,此後一直在67美元/桶上下低位調整。(記者 王寶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