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政企協同破解工業治污困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6 10:40:43
來源:光明日報

廣東珠海:政企協同破解工業治污困局

字體:

  近日,廣東省珠海市生態環境局鬥門分局向致能電子有限公司頒發全市首張 PCB(印製電路板)行業工業廢水協商排污許可證。這張 “里程碑式許可證”的發放,標誌着珠海正式在工業污水治理領域推行 “協商排放” 創新模式,為工業園區環境治理提質增效提供了可落地的實踐樣本。

IMG_256

  作為該模式的核心實踐載體,珠海新青工業污水處理廠不僅成功入選《“十四五” 生態環境創新工程案例彙編》,更針對性破解了PCB 行業多年未決的廢水治理難題 —— 在 PCB 企業密集的新青科技工業園,一場 “以環保創新賦能産業高質量發展” 的變革正加速推進。

  新青科技工業園作為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已形成以電子終端、電子線路板、電纜産品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産業集群,集聚了偉創力、超毅實業、運泰利等龍頭企業。但産業蓬勃發展的背後,PCB 企業廢水含有的重金屬、複雜有機物等成分,始終面臨 “治理成本高、環境風險大” 的困境。此前,園區企業執行統一排放標準,需自建高成本污水處理設施,既加重企業經營負擔,也增加了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管難度。

IMG_257

  為打破這一僵局,珠海以政策為抓手搭建制度框架:自《珠海市生態環境局 “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協同體系二十條措施》&&後,鬥門分局《鬥門區工業污水處理收費機制的指導意見(試行)》,創新建立 “一企一價” 按效付費機制 —— 將污水處理服務費與污染物處理效果直接挂鉤,既保障污水處理廠合理收益,又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作為首家簽約企業,致能電子的收益極具代表性:通過 “協商排放” 模式,企業不僅節省約30%環保治理成本,更大幅降低超標違法風險,真正實現 “輕裝上陣”。這一成效的背後,是模式對 “治污責任、監管重心、運營效能” 的重構。

  珠海市生態環境局鬥門分局負責人&&,下一步將從三方面深化 “協商排放” 模式:通過專項專班一線調研與 “高效服務模式”,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體系;緊盯排污許可證動態管理,從嚴執法監管納管企業與污水處理廠,壓實 “按證排污” 主體責任;錨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目標,以優質服務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循環經濟、綠色招商奠定基礎。(記者 雷愛俠)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