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能承德熱電青年突擊隊:在洪流中築起“青春堤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6 16:22:21
來源:新華網

國能承德熱電青年突擊隊:在洪流中築起“青春堤壩”

字體:

  7月27日,承德熱電被上游水庫泄洪而下的激流撕裂了寧靜,洪水如脫韁猛獸涌入廠區,機組停運、職工生活陷入停水停電、物資短缺困境。危急時刻,33名青年突擊隊員挺身而出,按照廠黨委和國電電力團委部署,用連續7天的接力奮戰,在濁浪洪流中築起一道堅固的“青春堤壩”。8月4日14點22分,2號機組順利並網,成功抵禦了洪澇災害導致的機組停運險情。回想起驚心動魄的156個小時,每一刻都留下了難忘的青春回憶。

 汛情突至 青春戰隊的閃電集結與暗夜堅守

  火速集結的15分鐘。7月27日21時,團委書記孫玉鵬盯着屏幕上“廠區積水最深達1.7米,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的消息,指節在鍵盤上懸停三秒,隨即敲出《抗洪搶險倡議書》——這份電子戰書立即點燃了公司團青工作ICE群。“青年突擊隊15分鐘集結!”他抓起雨衣時,手機屏已被“風場張榮峰、物資部叢野……”的報名聲浪刷亮。窗外滂沱大雨中,道路上的車輛鳴笛聲混着雨聲,像某種衝鋒的變奏曲。“分兩組!一組負責接應救援物資,二組跟我划船轉移人員!”在地勢較高的廠東門簡單培訓後,隊員們開展各自行動。當第一批穿橙色救生衣的身影出現在綜合辦公樓時,受困人員紛紛向他們點讚示意。

 圖為青年黨員在雨水泵房使用柴油泵向外排水

  黑暗中的光明衛士。7月27日23時,通訊樓外風雨交加,脆弱的墻體在雷聲掩映中震顫,地縫中噴涌的洪水不斷衝擊着沙袋防線,室內照明設施的電量已耗盡。“通訊設備事關全廠的信號傳輸,絕不能失電!”黑暗中,電氣團支部書記曹括用身體感知着直流室內外水深差距,蹚水扛起幾十斤重的抽水設備來回轉移。00後女隊員李玟潔不顧腿上泡發的傷口,在漂浮物中跪伏着封堵滲漏點。隨着水位逐漸上升,他們直接拿起工具人工淘水,將水位限制在可控範圍內28小時。雨水泵房的戰況同樣慘烈,在停水、斷電、斷網的情況下,青年黨員張鐵,赤足奮戰排水三個晝夜,雙腳早已泡得發白腫脹,搶修形勢緩和後,他才將手機充電線插入同事遞來的充電寶上,撥通了那個牽掛的號碼。

 圖為青年突擊隊員接卸兄弟單位支援物資

  攻堅時刻 青春力量的物資接力與生命護航

  35噸物資的生命接力。7月28日18時,當最後一道晚霞被烏雲吞噬,第一批兄弟單位支援車隊的遠光燈刺破雨幕陸續駛入廠區,暴雨中的接力賽即將在悶熱的物資庫房裏上演。剛剛運抵的4艘皮划艇,最大的重達310公斤,需要6名隊員配合裝載機同步發力。“左三右三,腰板挺直!”隨着隊員郭曉磊的號子聲,大家像移動的人體傳送帶,在濕滑的地面上精準着陸。“接車!第六輛支援物資到了!”23時30分暴雨中又亮起車燈,此時庫房內溫度計指向35℃,混合着橡膠與金屬的熱浪灼人呼吸,早已分不清臉上是雨水還是汗水。凌晨1點,所有物資完成接卸後,隊員們終於癱坐在水泥地上,在黑暗中傳遞帶有體溫的八寶粥,大口進行水分和能量補給。

  皮划艇救援179人次。“碼上辦”信息&&不斷閃爍求助信號:2名檢修工被困循環水泵房,10名發電部人員受困#2機北門,1名女職工生病在宿舍樓等待就醫……“黨委部署我們負責交通調度,划船時一定避開電線桿等區域,出發!”廠東門裝卸&&上,隊員們正用裝載機的鏟鬥作渡船,組織接送交接班的運行人員。負責駕駛皮划艇的突擊隊員付康,從剛開始生疏的“原地打轉”,到後面的熟練掌握,4次穿越漂浮着樹枝的洪流,半日內成功轉運6人到指定地點,生活區居民主動為他指引返回路線的手電光線,讓他內心一暖。最驚險的是護送技術人員途經輸煤棧橋時,因雜物纏繞導致衝鋒舟發動機熄火,3名隊員跟隨退役軍人李新跳入激流,在柴油味刺鼻的水中拉船100余米。29日22時,兩艘皮划艇滿載最後一班人員,在漆黑的#1機北門會師,大家相視一笑、互相鼓勵打氣。

 圖為青年突擊隊員為化學綜合水處理變送電

  復産衝鋒 從奮力清淤到機組轟鳴的青春閃光

  爭分奪秒的災後恢復。“林揚接通臨時電源,戈榮祿放置潛水泵排水……”7月30日一早,該廠風電青年分兩組馳援火電復産,一組滕龍帶隊蹚着淹沒膝蓋的泥漿衝進給水泵變頻器室,憑藉豐富經驗4小時排幹積水並開展設備檢測,確保汽水系統按時恢復。二組孟光帶隊趕赴一次風機變頻器室,克服難聞氣味清理淤泥,李春光、蘇茁趴跪在盤櫃底部連續作業3個小時,膝蓋已壓成黑紅色,全身被汗水浸透。在修復變壓器3&、電氣盤櫃62個、抽屜式開關16個後,變頻器室設備終於恢復如初。主廠房外,檔案館一層的六期科技檔案也亟待轉移,部分檔案正加速霉變,6名隊員立即採用“人鏈傳遞”法,在4小時內轉運檔案2000余冊。

圖為青年突擊隊員清理廠前區淤泥

  泥濘中的青春戰歌。烈日將物資庫房鐵皮曬得發燙,隊員趙亮的膠靴陷在十公分厚的淤泥裏,每拔一步都像在對抗大地的挽留;在1號庫房,女隊員申佳怡正蹲在貨架間擦拭電機零件編碼上的泥漬,汗水順着她的臉龐不停往下淌,和隊員們一道完成清理水淹物資1900余件。“再來一車!”廠前區的吶喊聲穿透熱浪,新員工李遠會同黨員突擊隊,用鐵鍬將散發着腥臭的淤泥甩進下水井,再通過排污車運出廠外;隊員們用長桿疏通堵塞的下水井——當第一股濁流打着旋兒被抽走時,恍惚聽見了地下管網舒暢的喘息。“消殺組的同志跟我上!”8月2日11時,隊員孫仕林、張雨心背着40斤的噴霧器衝進化糞池區域,在31℃高溫中創下單日消殺7000㎡的紀錄,被污水浸透的工裝曬乾後,竟在地面留下朵朵“鹽花”。

  當第一台機組重新轟鳴時,宣傳員的鏡頭終於捕捉到了完整合影——隊員們年輕面孔上,混合着泥漿、汗水和笑容,他們紛紛&&,在短暫休整後要繼續發揚“三個不相信”精神,投身抗洪復産保衛戰之中。正如該廠黨委書記劉海山在匯報會上所言:“這些年輕人在洪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糾錯】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