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網荷儲智多場景用戶側儲能應用沙龍暨負荷中心低碳保供與靈活性資源潛力研究成果發布”在江蘇蘇州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5 22:22:23
來源:新華網

“源網荷儲智多場景用戶側儲能應用沙龍暨負荷中心低碳保供與靈活性資源潛力研究成果發布”在江蘇蘇州舉行

字體:

7月24日,由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主辦、固德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源網荷儲智多場景用戶側儲能應用沙龍暨負荷中心低碳保供與靈活性資源潛力研究成果發布”在江蘇蘇州舉行。活動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用戶側儲能的發展路徑,通過發布研究成果與多場景應用研討,為負荷中心區域能源轉型提供解決方案。

上午舉行的研究成果發布會由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岳芬主持。

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秘書長劉為在致辭中指出:136號文推動用戶側儲能收益模式多元化,從峰谷價差向虛擬電廠、儲能租賃、綜合能源服務等拓展,綠電直連和源網荷儲項目將進一步激發用戶側市場需求。新的市場環境對儲能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行業需提升技術性能、智慧運維和安全性。貼近用戶需求、提供高價值解決方案的企業更具競爭力。期待大家充分利用本次&&,説透經驗、找準問題、談實合作。

固德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英歌在致辭中&&,隨着136號文和《零碳園區建設通知》的&&,新能源行業正站在市場化改革的關鍵節點。在此背景下,“源網荷儲智”協同正從戰略構想加速走向實踐落地。我們探討“激活負荷中心低碳潛力、探索用戶側儲能新機遇”,既是順應政策導向的必然選擇,更是破解能源轉型難題的務實之舉。​作為深耕新能源領域十五年的企業,固德威始終堅信:未來的能源生態,必然是 “源、網、荷、儲、智” 深度融合的生態。

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和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發布了與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合作的四份研究報告,分別是《負荷中心低碳保供與靈活性資源潛力研究——東部區域》主報告和儲能子報告,以及《負荷中心低碳保供與靈活性資源潛力研究——南部區域》主報告和儲能子報告。四份報告從區域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系統性分析了東部和南部區域電網側新型儲能、需求側資源、跨省跨區互濟三類低碳保供與靈活性資源潛力及支撐其發展的配套機制,並聚焦新型儲能在近中期的價值和發展路徑提出了建議,為推動負荷中心能源結構優化、電力供應保障和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參考。

對話環節由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能源轉型項目高級主管黃輝主持,南京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葉季蕾、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智慧能源室主任謝胤喆、國網江蘇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電力交易管理專職黃佑會、固德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業部總工程師戴晨松、協鑫晟能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一釗、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桑林衛六位嘉賓圍繞“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如何挖掘新型靈活性資源的保供與消納潛力“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和分享。

下午舉行的“源網荷儲智,‘姑蘇’聚能沙龍”由固德威儲能市場總監張碧蘅主持。中關村儲能産業技術聯盟高級研究經理孫佳為、中國電科院電力自動化所電力市場室副主任鄭亞先、固德威太陽能學院解決方案經理李翔、中關村科技租賃杭州中心總經理甘玉波、蘇州青瀾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新文等嘉賓分享了最新觀點.,探索用戶側儲能價值實現路徑。

本次用戶側儲能沙龍活動成功搭建了産業深度對話&&,匯聚了來自科研院所、行業與企業的專家和代表,圍繞新型電力系統下的用戶側儲能發展路徑提出了多項建議。活動明確了三大關鍵趨勢:一是政策驅動下儲能投資邏輯正從單一價差套利向多元模式轉型;二是現貨市場與輔助服務機制將重構儲能價值評估體系;三是技術創新與場景融合成為突破盈利瓶頸的核心路徑。活動通過多方智慧碰撞,為行業明確了"短期應對政策調整、中長期布局市場機制"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助力推動用戶側儲能從政策紅利期向市場化發展期的平穩過渡。

【糾錯】 【責任編輯:石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