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哈密瓜成熟的季節,新疆哈密的空氣裏都飄着甜香。
6月17日清晨,哈密石城子村村民庫都斯·玉素甫就拉着一車哈密瓜,到國神哈密煤電公司找共享服務中心主任趙月龍。
“別送了,留着多賣點錢補貼家用。”趙月龍握着庫都斯的手説。
“今年的瓜比去年的還甜,特意給你留了10斤”,庫都斯説。
瓜甜,還因為一份濃烈的情誼。
新疆哈密,世界上大陸性氣候最強烈的地區之一。這裡既有冬季零下30℃的嚴寒,也有夏季45℃的酷暑,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享譽全國的哈密瓜和許多甜度“超標”的水果。
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三年前,哈密石城子村的梨滯銷了。
石城子村位於哈密市伊州區天山鄉,村子不大,但幾乎家家都種果樹,支撐家裏的開銷。豐收的梨賣不出去,可急壞了村裏的人。
“當時我們去村裏,老鄉們把自家的梨一筐一筐拿過來,眼睛裏都噙着淚。”趙月龍回憶。
去村裏,是因為國神哈密煤電公司得知村裏的梨滯銷後,要求公司工會當即下單,購買了500公斤發放給公司員工。
也是從那時起,每到哈密瓜上市時,石城子村的老鄉就會為遠在45公里外的國神哈密煤電公司,送來一份獨有的“甜蜜”。
不僅買了石城子村滯銷的梨,國神哈密煤電公司還為南湖鄉托布塔勒村、紅山村的維吾爾族老人送去了免費的取暖用煤,燒旺了他們家裏的火爐。
吾爾達村的果蔬也可以直供國神哈密煤電公司職工食堂,不用再愁銷路。
還有50多名少數民族群眾成了國神哈密煤電公司的員工,拿上了工資。
……
“國神來新疆,帶着援助新疆、建設新疆的國家使命,我們時刻謹記這一點。”國神哈密煤電公司黨委副書記孫能武説。
國神哈密煤電公司是國神公司在新疆“東大門”哈密投資建設的一個煤電一體化公司。成立22年,一批又一批的國神人,真心付出、真抓實幹,不僅成為“疆電外送”“疆煤出區”的主力隊員,把新疆豐富的能源資源外運出去,竭力保障着國家的能源安全,而且深度參與着哈密這座城市的建設、發展,溫暖着這裡的人。
幾個月前,年過七旬的楊金錢,就為國神哈密煤電公司明珠供熱中心送去了一面錦旗。
緣由還得從去年12月的一個夜晚説起。
當晚,室外氣溫零下13度,家裏本該燙手的暖氣片不知何原因變得冰涼,無奈楊金錢只能裹着被子,撥打了國神哈密煤電公司明珠供熱中心的電話求助。
“愛國北路29號院4號樓3單元暖氣不熱,維修人員五分鐘集合!”接到了楊金錢的電話,國神哈密煤電公司明珠供熱中心主任王晶立即在對講機中安排維修人員。
“我兒子就在附近住,他都沒有你們來得快。”當維修隊趕到29號院,楊金錢激動地説。
一小時內,維修隊對樓棟的供熱管道、閥門以及戶內採暖設施等進行了全面檢查,確定了暖氣不暖的“病因”是樓房裝修時未封閉管道井,致使建築垃圾落入主管道,造成嚴重堵塞。雖然“病因”不在公司管理的職責範圍內,但維修隊“特事特辦”,免費清理了堵塞的管道,調整了管路布局。楊金錢家也逐漸暖和了起來。事後,楊金錢專門去訂做了錦旗——供暖無微不至,服務有求必應。
這面錦旗,如國神哈密煤電公司大南湖熱電廠墻上懸挂着的挂的70多面錦旗一樣,飽含着當地群眾對神哈密煤電公司的認可和感謝,也是企業與當地群眾“雙向奔赴”“心心相印”的最好證明。
“我們一直踐行着真心、用心、精心、誠心、細心的供熱理念,竭盡全力確保這855.26萬平方米供熱面積上的67828戶用戶,溫暖過冬。”該公司明珠供熱營銷主管楊清泉説。
一句承諾,承載萬千責任。組織施工人員晝夜趕工,用三個月改造增容,供熱能力提高至645兆瓦;投資建設17座可根據室外溫度自動調溫的智慧換熱站,解決部分用戶“太熱”的煩惱;增設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客服、維修團隊24小時待命……一件件民生實事,深深打動着群眾的心,也讓“供熱國能,溫暖全城”成為國神公司在哈密的一張亮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