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又升級。多家&&企業再發折扣券、兌換券,網友戲稱“冰箱的奶茶都放不下了”。
優惠力度有多大?
7月14日,記者點開各家&&企業發現,此前首頁的“0元吃”“0元喝”頻道入口多已消失,但仍可領到滿18.8減18.8元、38減18元、15減10元等不同面額的外賣優惠券。例如,有網友疊加紅包後,一杯原價21元的奶茶最終支付3.2元。不過還需要仔細辨別,並非所有商家都在優惠券適用範圍內。
商家、騎手怎麼看?
大額補貼下,大大小小的餐飲店外賣業務繁忙,騎手更是感受到訂單暴增的“壓力”。
“現在周末客單量翻倍了。”崔先生是一名北京眾包騎手,並且只在中午和晚上兼職跑西城區。他告訴記者,比如上個周六就非常忙,兩個時段就能掙300多元。
北京西城區某商圈的飲品店裏,店員忙得腳不沾地。記者詢問能否現場下單等候取餐,被告知至少要等30分鐘。“周末搞大額補貼時,可能得等一個小時。”點單的店員説。
不過,一些弊端也在顯現。在西部縣城經營一家飲品店的商家&&,參與“外賣大戰”以來,每天外賣單量翻了2、3倍,但他並沒有賺到錢,因為&&的補貼商家也需要承擔一部分。儘管如此,該商家&&還是會繼續參加,“其他家都有優惠,你不優惠就沒有外賣單。”
北京某知名飲品店負責人説,現在最大的感受是“公司全員停休備戰”,極端情況下還免費出單,有的客單價是0元。他認為,商家和&&在“外賣大戰”中都不佔優勢。“有的顧客會因等太久取消訂單,造成浪費,而且活動結束後訂單下滑較快。”
“外賣大戰”為何再起?
艾媒諮詢首席執行官張毅指出:“‘外賣大戰’只是表象,其實是&&在爭奪即時零售賽道的主導權、話語權。”
他&&,&&用補貼吸引消費者下單,讓消費者習慣30分鐘送達的便利後,就會從依賴傳統電商轉而依賴即時零售。“過去三年,傳統電商增速下降,而即時零售增長迅速,&&企業願意為此加大投入。”
此外,張毅認為,這場爭奪還關係到零售模式的變革方向,即時零售正在從餐飲、生鮮等單一品類向全品類擴張,從城市核心區向下沉市場滲透。“誰能在補貼期內建立起覆蓋廣、效率高、體驗優的服務網絡,誰就能定義未來零售的主流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即時零售市場競爭激烈,帶來了新的服務消費增量。
7月14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宣布,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購”);美團7月12日即時零售日訂單量突破1.5億單。
“當前,美團、餓了麼佔據即時零售較大市場份額。而京東秒送與淘寶閃購的加入,能給消費者、商家及配送員更多選擇。”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專家委員會專家李鳴濤説。
他認為,隨着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多元化,即時零售會在快速提升線下商家覆蓋率的基礎上,向更便利、高效、智能、規範方向發展,即時消費體驗也會隨之提升。
與此同時,受訪專家提示,需警惕惡性競爭與不規範競爭行為,防止過度消耗社會資源與資金,應引導競爭向提升效率、優化服務、規範發展的方向推進。
記者:閆雨昕 陳凱茵 康薇 游蘇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