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河7月11日電(張昊哲)10日,國家管網集團東北公司(以下簡稱東北公司)在黑龍江省黑河市舉辦“看管網、進站場、亮品牌”媒體公眾開放活動。在現場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計輸氣突破1000億立方米。
“輸送的1000億方天然氣,環保效益相當於種植8.2億棵冷杉,也相當於五分之一個大興安嶺的碳匯能力。“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北公司通過優化管網運行、建設能耗在線監測&&、利用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等措施,實現用能精細化。2024年,實現綠電消納超0.9億千瓦時,減少碳排放5.5萬噸,取得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這條融匯中國智造與綠色理念的”能源動脈“,正以創新為擎,以科技為筆,繪就綠色低碳發展藍圖。”依託智能站場建設,以數字化管理手段降低人工巡檢頻次67%,推動少人化、無人化轉型,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工作人員&&。
東北公司積極探索“AI+”等新興技術應用場景,加速推進智慧管網建設,着力構建“集中調控、智能監視、專業巡檢、預防維修、無人操作、有序應急”的運檢維一體化高效體系。
走進智慧管控中心,大屏上排布着豐富的生産數據。依託20余萬個數據直採點,實現了對1.2萬公里管道、99座站場及352座閥室運行狀態的24小時動態可視化智能管理。並通過融合應用光纖預警、視頻監控、地災監測等多源數據,升級打造了“天空地”一體化智能線路管理模式。
此外,面對東北地區寒冷氣候,還推出《極寒環境壓縮機組調試標準化流程手冊》,為高寒及類似工況下的國産機組投産試運提供關鍵技術支持。同時,自主研發的多功能特殊地形搶險裝備套裝,成功攻克65°坡面運輸難題,有效提升了複雜地形下應急處置能力。
自2019年“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北段投産通氣以來,通過持續優化增輸工程、提前布局壓縮機組投運等舉措,已連續4年實現冬季保供高峰月提前增輸。2024年12月成功實現年輸氣量380億立方米滿負荷運行,顯著提升了我國天然氣資源的調配與供應能力。
截至目前,“北氣南下”能源大通道在東北三省已建成4條支線,服務98家下載用戶,覆蓋24市137縣,有效激活沿線經濟、保障民生用氣。未來五年,隨着虎林-長春、長春-石家莊等管道建成,東北地區天然氣管道總里程將增加近5千公里,年輸氣能力提升520億方。